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in Social Work Practicum Education ,Discovery, Innovation, Social, Work, Practicum , Social Work , Education , Fieldwork Practicum , Placement , International Forum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ocial welfare agencies ,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supervision models , students learning ,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 technology in practicum education , Globalization , Best abstract awards , Dr, KWOK LAI Yuk Ching Sylvia , CHUI Wing Tak , Ernest , Prof, Lam Ching-man , CHAN Chi Ho , Wallace , CHEUNG Wai Leung , Raysen , CHOI Wai Man , Anna , LAW Ming Fai , Ben , LAW Yik Wa , Frances , LEUNG Tse Fong , Terry , LEUNG Tsin Yee , Janet , LI Chi Mei , Jessica , LO Hay Ming , Herman , LOU Vivian W.Q. , LUM Terry , NG Siu Man , TAM Hau Lin , Cherry , TO Siu-ming , TSANG Sandra , YEUNG Wai Keung , Jerf , T Wing LO , CHAN Lai Wan , Cecilia , Ma Lai-chong , Joyce , Marion Bogo , Faculty of Social Work ,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 Prof. Imogen Taylor , Professor of Social Care and Social Work , ,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ted Kingdom , Prof. Jill Wilson , Professor of Social Work , School of Social Work & Human Service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 Wei Hing Theatre , Prof. Way KUO , Keynote Speech , Parallel Sessions , Plenary Presentation , M21 Multimedia Services ,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 Elderly Resources Centre ,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 Urban Oasis and Serene Oasis , Christian Family Service Centre , FACTORY FOR THE BLIND ,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 Submit Abstract , Best practices for quality field educ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wards a model of field instruction , Conceptualizing and facilitating quality in field education , Whose curriculum is it anyway? Social work education , globalisation and knowledge , Student Project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Training, Research, St. James Settlement, Caritas, ELCHK,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HK Rhenish Church Synod Social Services Department, Bei Shan Tang Foundationm the Boys and Girls Club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PERMA, Seligman, Positive Emotion, Engagement, Relationship, Meaning, Achievement, flow, Character Strengths, Bowen Game, Satir Game, depression, anxiety

Media Coverage

東網

調查指本港大學生幸福感跌  學者促推廣正向教育


20200822() 14:07


A picture containing person, outdoor, people, group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大學生透過歷奇活動體驗團隊精神,並建立朋輩支援網絡。(受訪者提供)

A picture containing person, ground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大學生在參與團隊運動「鐳射槍」的過程中,學習了解和欣賞身邊人的性格強項。(受訪者提供)

香港城市大學與4所大學的學者的研究,過去3年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及生活滿意度均顯著下降。團隊建議社會各界推廣正向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並建議大學把其納入正規課程,發展獨立的正向心理通識課、推廣服務學習,助大學生探索人生意義及加强應對困難的能力。

團隊在20172020年以問卷和訪問形式調查近1,000名大學生,了解他們的幸福感和意義感等。結果顯示,有24.5%15.7%受訪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鬱程度達嚴重水平;約60%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時間壓力;約30%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習疏離,即難以投入學習。在意義感方面,大部分受訪大學生都自覺需要人生意義或仍須探索人生意義,但有超過60%受訪者覺得人生有意義的感覺低。

80%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但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有明顯下降趨勢。在社會幸福感方面,受訪大學生對「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或「我們的社會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理想的社會」的同意程度逐年顯著下降,以6分為滿分,在過去3年由平均3.5分降至3.1分。

計劃統籌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指,社會幸福感下降可以有很多原因,因爲大學生面對多重壓力,難以用單一社會事件解釋該現象。她建議社會各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並建議大學把正向教育納入正規課程、推廣服務學習,助大學生探索人生意義及加强應對困難的能力。

城大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合辦「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推廣正向教育的理念,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目前已有4600名大學生受惠,浸大中醫及生物醫學系五年級生譚同學是其中一人,她指計劃有助了解自己的性格,學習與自己相處,達致中醫注重的「身心靈健康」。她曾派發中藥打氣包給老人家,從而更認識社會各階層的需要,提升歸屬感及參與感。就年輕人社會幸福感下降,她認爲政府可提供更多表達意見及溝通的機會,讓不同階層的市民溝通,修補社會撕裂。

原文網址:調查指本港大學生幸福感跌  學者促推廣正向教育 | on.cc東網 | 港澳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22/bkn-20200822140751702-0822_00822_001.html




星島網

【城大調查】城大調查指過去三年大學生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跌

2020-08-22 11:50

大學生在參與新興團隊運動「鐳射槍」的過程中,學習了解和欣賞身邊人的性格強項。(圖片由城大提供)

大學生在參與新興團隊運動「鐳射槍」的過程中,學習了解和欣賞身邊人的性格強項。(圖片由城大提供)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及教育大學學者聯合進行研究,發現過去三年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及生活滿意度均顯著下降。

團隊在過去三年以問卷和訪問形式,調查上述五所參與「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畫」大學的近千名大學生,了解他們的焦慮和抑鬱狀況、幸福感和意義感、是否感到人生有意義等。

結果發現,分別有24.5%15.7%受訪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鬱程度達嚴重水平;59.1%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時間壓力,表示感到沒足夠時間完成需處理的事情;31.5%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習疏離,即難以投入學習。

逾八成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但仍有約三成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整體健康狀況和社交能力只達低水平。此外,分別有逾93%大學生的生活投入感和成就感為中等程度以上。但亦有21%大學生以消極方式應對困難。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統籌該計畫的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又表示,過去三年的調查顯示,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包括情緒幸福感、社會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以及生活滿意度有明顯下降趨勢。在社會幸福感方面,受訪大學生對「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或「我們的社會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理想的社會」的同意程度逐年顯著下降,在過去三年由平均3.5分降至3.1分,屬於中等水平。

她提醒教職員多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並建議大學將正向教育納入正規課程,包括在通識課加入正向教育元素,再進一步發展獨立的正向心理學通識課,並多舉辦正向教育活動,加強大學生意義感和應對困難的能力。

原文網址:【城大調查】城大調查指過去三年大學生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跌 | 星島網 | 教育 | 大專

https://std.stheadline.com/education/article/1353065/教育-大專-城大調查-城大調查指過去三年大學生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跌




星島網

两成半大学生严重焦去年幸福感显著下降

2020-08-23 00:00

■目前约四千六百名大学生直接受惠于「联校心理健康推广计画」;图为大学生透过计画举办的历奇活动体验团队精神,并建立朋辈支援网络。


1/1 ■目前约四千六百名大学生直接受惠于「联校心理健康推广计画」;图为大学生透过计画举办的历奇活动体验团队精神,并建立朋辈支援网络。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五所大学合作推行「联校心理健康推广计画」,三年间访问近千名大学生,发现分别近两成半及一成七受访者焦和抑郁程度达严重水平;该计画亦追踪二百七十一名大学生,发现他们在过去三年整体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有下降趋势,以六分为总分,一九年平均分由三点五分降至三点一分。负责调查的学者承认去年跌幅显著,但认为难以判断是否与社会运动有关。 


港大、中大、城大、浸大及教大学者联合进行研究,过去三年以问卷和访问形式,调查参与「联校心理健康推广计画」的九百七十六名大学生,了解其焦和抑郁状况,以及幸福感和意义感指数。发现分别有两成半及一成七受访者焦和抑郁程度达严重水平,近六成人感受到中等以上程度的时间压力,以及近三成二人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学习疏离。 

整体而言,逾八成大学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达中等以上程度,但仍有约三成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整体健康状况和社交能力只达低水平。 

研究团队亦在三年间追踪二百七十一名大学生整体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受访者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或「我们的社会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理想的社会」的同意程度逐年显著下降。负责统筹的城大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郭黎玉晶表示,由一七年到一八年的跌幅轻微,但一九年由三点五分降至三点一分,跌幅显著。 

至于会否与去年经历社会运动有关,参与研究的中大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陶兆铭指,无法单以去年社运经历解释社会幸福感的下降,郭黎玉晶亦指,「同学面对家庭、学业和社交这些成长压力,各方面因素影响也可能导致。」她建议政府提供渠道给青年人表达意见、肯定青年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学将正向教育纳入正规课程等。

原文網址:两成半大学生严重焦 去年幸福感显著下降 | 星島網 | 日报 | 港闻

https://std.stheadline.com/sc/daily/article/2268630/日報-港聞-兩成半大學生嚴重焦慮-去年幸福感顯著下降


明報新聞網

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


城大調查: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

【明報專訊】本港5間大學合作推行「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並就大學生的「幸福感」做研究,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惟約三成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處於低水平,即傾向不同意社會是理想社會或正發展成理想社會。

原文網址:城大調查: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 |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 港聞

https://news.mingpao.com/pns/港聞/article/20200823/s00002/1598120032726/城大調查-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



明報新聞網

2020年8月22日星期六


城大調查:約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 四分一焦慮嚴重 (15:45)


城市大學發布大學生幸福感研究暨「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成果(報告截圖)


11 - 城市大學發布大學生幸福感研究暨「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成果(報告截圖)


城市大學今(22日)發布大學生幸福感研究暨「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成果。研究發現,約三成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處於低水平,另有部分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3年間逐年下降。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正向教育研究室聯同中大、浸大、港大和教大的教研人員,於20179月至20206月期間追蹤研究本港大學生的幸福感,並以問卷和訪問形式調查近1000名大學生,了解其焦慮和抑鬱狀況、幸福感和是否感到人生有意義等。調查顯示,976名大學生中,分別有24.5%15.7%受訪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鬱程度達嚴重水平。至於社會幸福感方面,即是否同意「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或「我們的社會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理想的社會」等,有三成大學生同意程度屬低水平(即6分滿分中,同意程度只達13分)。 

另外,研究於20172019年間,每年以問卷調查271名大學生。調查顯示,近3年大學生的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均下降;而社會幸福感亦有較顯著跌幅,2019年從3.5分跌至3.1分(6分滿分)。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黎玉晶稱,難以判斷2019年的跌幅是否與去年社會事件有關,稱大學生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她建議政府提供渠道給青年人表達意見,並肯定青年人於社會服務中對社會的貢獻,以提升其幸福感。


原文網址:城大調查:約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 四分一焦慮嚴重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 港聞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00822/s00001/1598078933088/城大調查-約三成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低-四分一焦慮嚴重




香港01

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5大學研究團隊:難歸因社會事件

撰文:胡家欣 出版:2020-08-22 16:05更新:2020-08-22 16:05

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5大學研究團隊:難歸因社會事件

本港5間大學連續三年追蹤訪問近300位大學生,發現整體幸福感水平及生活滿意度均顯著下降,其中「社會幸福感」的評分,以六分為滿分,由2018年平均分3.5分,降至去年平均分3.1分。研究團隊形容去年跌幅顯著,惟難以歸因於社會事件,因涉及家庭、個人成長、學習壓力等多個因素影響。不過,團隊建議,社會可多肯定大學生的貢獻,建立更多平台讓年輕人表達想法與觀點,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多聆聽他們的聲音,有助提升大學生社會幸福感。

城大聯同四所本港大學連續三年追蹤訪問近三百位大學生,發現整體幸福感水平及生活滿意度均顯著下降。(資料圖片)

城大聯同四所本港大學連續三年追蹤訪問近三百位大學生,發現整體幸福感水平及生活滿意度均顯著下降。(資料圖片)

城大聯同浸大、中大、港大及教大自2017年及2018年,以問卷和訪問形式,調查近1000名大學生,了解他們幸福感和意義感。結果顯示,分別有24.5%15.7%受訪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鬱程度達嚴重水平;59.1%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時間壓力;31.5%大學生感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習疏離,難以投入學習。

在意義感方面,有82.1%70.3%大學生受訪大學生都自覺需要人生意義和探索意義,但有超過60%受訪者覺得人生有意義的感覺低。


有關「社會幸福感」的評分,以六分為滿分,由2018年平均分3.5分,降至去年平均分3.1分。(資料圖片)

有關「社會幸福感」的評分,以六分為滿分,由2018年平均分3.5分,降至去年平均分3.1分。(資料圖片)


社會幸福感去年跌幅明顯 6分滿分平均分僅3.1分

另外,有超過八成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但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有明顯下降趨勢。團隊連續3年以問卷調方式,成功訪問271位大學生的情緒、社會和心理幸福感,以及生活滿意度,當中發現整體明顯有下降趨勢,去年「社會幸福感」的跌幅最為顯著,由2018年平均分3.5分,降至去年平均分3.1分。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表示,在探討「社會幸福感」上,問卷題目問及社會是否屬理想社會、能否發展較為理想的社會等,去年有關指數的跌幅明顯,但難以歸因於社會事件,因可能涉及多個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制度、個人挑戰及成長、學習問題等壓力。

可多肯定大學生的貢獻

她認為,社會須關注大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除建議大學可設立正規課程教授正向教育,亦認為可多肯定大學生的貢獻,建立更多平台讓大學生表達想法與觀點,而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多聆聽年輕人聲音,有助提升大學生社會幸福感。

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梁瑞敬認為,調查踏入第三年,受訪的同學將畢業投身社會,或許面對就業選擇的挑戰,大學可提供支援協助。她又認為,大學提供的服務學習機會,可讓大學生多接觸及連結社會,有助尋找生活的意義感。

原文網址: 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5大學研究團隊:難歸因社會事件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51416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Now新聞

聯校調查發現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2020822 17:19

 

聯校調查發現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Now新聞台】香港五間大學的學者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追蹤調查,發現他們去年的社會幸福感顯著下跌。

進行調查的學者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調查在2017年開始進行,累計近一千人參加,發現近兩成半大學生感到焦慮。在社會幸福感方面,以6分為總分,受訪大學生去年有3.1分,較前一年下跌0.4分。

負責的學者形容跌幅顯著,認為去年的社會事件及就業前景等,可能是相關因素。

原文網址:聯校調查發現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去年顯著下跌 | Now新聞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402737


東網

調查:兩成半大學生嚴重焦慮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過去三年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顯著下降,約兩成五受訪學生嚴重焦慮;約一成五嚴重抑鬱。受訪者壓力來自時間管理、學業等。在意義感方面,大部分受訪者都自覺需要人生意義,但超過六成認為人生有意義的感覺較低。

大學生可透過歷奇活動體驗團隊精神。(受訪者提供)

大學生可透過歷奇活動體驗團隊精神。(受訪者提供)


幸福感跌 學者促推正向教育

香港城市大學與四間大學的團隊過去三年以問卷和訪問形式調查近一千名大學生,結果顯示,逾八成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但明顯有下降趨勢。社會幸福感方面,受訪者對「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或「我們的社會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理想的社會」的同意程度逐年下降,以六分為滿分,在過去三年由平均三點五分降至三點一分。

計劃統籌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指,社會幸福感下降可以有很多原因,建議大學把正向教育納入正規課程、推廣服務學習,助大學生探索人生意義及加強應對困難的能力。

城大與港大、中大、浸大、教大合辦「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目前有四千六百名大學生受惠,浸大中醫及生物醫學系五年級生譚同學是其中一人,她指計劃有助認識自己、學習自處,達致中醫注重的「身心靈健康」。她曾派發中藥打氣包給老人家,從而更認識社會各階層的需要,提升歸屬感及參與感。

原文網址:調查:兩成半大學生嚴重焦慮 | on.cc東網 | 昔日東方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23/00176_034.html



堅料網

調查指逾8成受訪大學生幸福感下跌 但仍達中等以上程度

2020-08-22 18:36

本港5間大學的學者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追蹤調查,發現他們去年的社會幸福感顯著下跌。但調查亦發現逾8成受訪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另有約3成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只達低水平。

5間大學的學者合作推行「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以問卷調查訪問976名大學生。

5間大學的學者合作推行「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以問卷調查訪問976名大學生。調查發現逾8成受訪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

調查發現逾8成受訪大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達中等以上程度。

由浸大、中大、城大、教大及港大5間大學的學者合作推行「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以問卷調查訪問976名大學生,調查在2017年開始進行,調查發現近兩成半大學生感到焦慮。計劃又通過追蹤研究,在2017至2019年間3次訪問271名大學生,發現大學生的整體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有下降趨勢,以6分為總分,從平均3.5分降至3.1分,較前一年下跌0.4分。

中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陶兆銘表示,無法單以過去1年發生的社會事件解釋社會幸福感的下降,大學生亦面對情緒、生涯發展等各方面的挑戰。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表示,「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亦舉辦工作坊、台灣交流團及國際研討會等活動,大學生在參加活動後,焦慮感顯著降低。計劃注重發展學生的性格強項,藉以發掘和發揮學生的正面心理特質,協助勇於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

原文網址:調查指逾8成受訪大學生幸福感下跌 但仍達中等以上程度 | 堅料網 | 港聞 

https://n.kinliu.hk/kinliuhknews/調查指逾8成受訪大學生幸福感下跌%E3%80%80但仍達中等以/


SCMP

Mental well-being am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declined since 2017, a new study has found

  • Students’ ‘social well-being’ is down by some 11 per cent on researchers’ scale

  • The metric takes into account young people’s sense of belonging in society at large

Kathleen Magramo

Published: 6:28pm, 22 Aug, 2020

A vandalised light fixture at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uring the police siege of the campus during last year’s protests. A new study has found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declined since 2017. Photo: K.Y. Cheng

A vandalised light fixture at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uring the police siege of the campus during last year’s protests. A new study has found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declined since 2017. Photo: K.Y. Cheng

Th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has deteriorated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with experts emphasising the need for tertiary-level curricula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positive education” – an approach that seeks to build character through social engagement.

The findings were the result of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nd an accompanying longitudinal study that polled about 1,000 students – aged 18 to 24 – from five universities on their levels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2017 and 2020.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part of the Joint University Mental Wellness Project (JUMP), which organises conferences, mental wellness workshops, community projects and study tours in an effort to promote mental wellness.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education/article/3098449/mental-well-being-among-hong-kong-university-students-has?module=perpetual_scroll_0&pgtype=article&campaign=309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