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ible Tech——与城大发明者携手提升音响沉浸体验

传统音响的“靓声”体验,讲究空间、音箱与音乐载体(如CD或黑胶唱片)等方面的互相配合。香港本地初创“智研创科”(Invisible Tech)专注音响设计,使用回收红酒箱、木材废料和旧傢俬生产音箱,并透过香港城市大学(城大)HK Tech 300,与研发音讯技术的香港城大科研人员,共同开发配合现代生活环境及习惯的音响系统,为用家提供沉浸式环迴立体声的音乐享受。

HK Tech 300创新创业计划旨在协助有志创业的香港城大学生、校友和科研人员,同时开放予其他年轻人,只须应用香港城大专利技术到其科创产品或方案,便可合资格参与计划。Invisible Tech正是其中一间获HK Tech 300天使基金投资和培育的初创。

应用专利 发明者亲授技术

Invisible Tech联合创办人张毅铿(左一)、李柏如(左二)、陈国强(右三)、温卓杰(右一)与专利发明者及技术顾问、已退休的香港城大电机工程学系曾伟明教授(左三)及战略投资KITS伙伴代表(右二)合照。(图片来源:Invisible Tech提供)

回忆创业旅途,Invisible Tech的创办团队坦言,项目本为创始成员的大学毕业作品,以自家的声学演算及声场发射结构,通过反复测试不同物料对音讯反射的效果,再考虑播放场地空间等因素,以回收木材制造出符合“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的环保再造音响。

在参与HK Tech 300的过程之中,团队查看了城大的知识产权资料库,发现其中一项与声音相关的专利,相当适合应用于其产品之中。创办人之一的张毅铿(Henry)说:“此项专利技术,仅要一个两声道的音响系统,即可令人置身空间音效(spatial audio,即除了传统立体声效可让收听者知道声音在左右方向的分布,更可感到声音来源的距离、高度,塑造出三维、更立体的音效)之中,提升用家的沉浸式音响体验。”团队随之经HK Tech 300介绍,认识了专利发明者——曾伟明教授(Peter)

调整科研 紧贴市场需

曾教授是香港城大电机工程学系的退休教授,多年来专注于数码音响方面的研究。他解释道:“左耳、右耳在聆听声音的时候会有些微差异,如果我们能重塑这样的‘差异’,就可令大脑接收到犹如置身现场的立体声效。我的设计,正是基于这项技术,发展下去。”

Invisible Tech以红酒箱制造的STEM音响教学套件。(图片来源:Invisible Tech提供)

当时,曾教授透过HK Tech 300认识了Invisible Tech团队,不但乐意提供其“三维立体声效应”(Audio Spatial Effect Enhancement)专利技术的细节,协助团队设计原型(prototype),大家更一拍即合,相互交流下研发出第二代产品──可直接播放串流平台音源及达至空间音效的环保木制音箱。

曾教授自言,其研究最初是一个应用程式(APP),用家要先行在手机或平板装置录制或下载音源,“团队当时提出,现今世代、尤其年轻人,都习惯于串流平台直接播放音乐,而不会预先下载音乐或歌曲档案。于是我们便著手研究如何调整技术,并融入于团队的音响系统之中。”他并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援,就不同的音响系统度身设计不同的音响效果。

兼容串流播放 达至沉浸式空间音效

传统的音响设备所播放的音源质素一般较高,因为音源通常载于实体包括CD、黑胶唱片或下载至个人装置;而音乐串流(streaming)过程则因应用了压缩技术,难免会影响音源质素。

目前,Invisible Tech的音箱应用蓝牙系统,可接收所有串流平台的音源,再配合上述经调整的专利技术,增强音乐播放的空间音效,令技术不只停留在传统的CD、黑胶唱片或个人装置上,而是可兼容串流平台的音乐播放。

公司的“音响家具”已开始与亚洲区的零售商合作。(图片来源:Invisible Tech提供)

团队的另一创办人李柏如(Patrick)说:“曾教授所研发的技术基本上开放予所有智能系统平台,我相信市场上较少产品,可在无需使用耳机的情况下,达至这样的空间音效。”

由于曾教授的技术只需一个两声道的系统便可达致空间音效的效果,团队的产品亦打破了传统要摆放多组音响装置的限制,令产品更适合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等居住环境较狭小的地方。

HK Tech 300资金及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透过HK Tech 300计划,Invisible Tech不但在资金方面得到支持,更在科研技术上与专利发明者拼发出创新意念,达至“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效应。

Invisible Tech会利用回收的红酒箱,制作STEM音响教学套件,并与学校及教育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课程,以提升他们的创科能力和环保意识。(图片来源:Invisible Tech提供)

Patrick认为计划提供100万港元的天使投资,让团队有机会将技术商品化,令产品可以更快地面世。他续说:“我们不是单要跟其他品牌‘斗靓声’,而是在我们的专门范畴寻求突破,无论在音箱设计上、抑或曾教技提供的专利音响技术上。我很感谢曾教授的帮忙,为团队提供了不少意见,才能令品牌的技术得以提升,达至现时的效果。”Patrick和Henry都说曾教授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很好的朋友,通过HK Tech 300认识到曾教授及其研发的成果是他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教授也直言,在香港城大任教多年,很希望看到大学的技术可“落地”供业界应用,“坦白说,最初研发专利时,无想过最终成品是如何。香港目前在走创科发展的道路,但人才和技术要在哪里才找得到?最好的当然是在大学里。但又如何将大学的技术转移至业界?我认为HK Tech 300正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科研落地达至商品化

Invisible Tech现时主力研究环保再造音响,利用回收的红酒箱、木材废料和旧傢俬,生产音响设备和STEM音响教学套件,并与学校及教育机构合作,提升学生的创科头脑、解难能力及环保意识。

团队设计的“音响家具”在今年初于美国举办的全球最大型消费电子产品展“CES 2024”上,引起当地最大电子零售连锁店“Best Buy”的兴趣,洽谈商机。(图片来源:Invisible Tech提供)

零售方面,公司将自家研发的音响系统融入家具当中,大大节省了不少空间,令蜗居用家也可透过产品的技术,获得沉浸式的音响体验。这款内嵌式的“音响家具”,不但在今年初于美国举办的全球最大型消费电子产品展“CES 2024”上,引起当地最大电子零售连锁店“Best Buy”的兴趣,同时已开始跟亚洲区的零售商合作,达至商品化的阶段。

Invisible Tech亦将继续与曾教授合作,期望在不久将来研发更多创新成果。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