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3333课程大纲TM©介绍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企业都面临着四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谁来教?孙洪义博士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创、三新、三动、三力”(3-3-3-3) 课程体系和7P教学方法,如表一所示。其中‘三创’指的是从创造、到创新、再创业的全过程概念。
这个课程大纲系统清晰地界定了三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明确了三个阶段所对应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结果和期待:即:新想法,新产品和新业务
(即,三新),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即:动脑思考,动手参与和动脚走向社会和市场的‘三动’教学(或三解放,取自陶行知先生的六解放)。为了有效地实施这套课程体系,孙博士还根据"行为计划理论"开发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团队学习、参与学习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7P教育方法。
这套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已经应用在香港城市大学的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十多年的反复实践和广泛交流证明,3-3-3-3课程大纲和7P教学方法中西合璧、全面系统、理念新颖,方法独特、容易操作、便于推广、特别适合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企业创新培训,还可以用于师资培训和双语教学。尤其值得推荐的是这套方法还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使得参与者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都可能有收获。
该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几十次研讨会和众多大学介绍过,反响热烈,邀请不断。3-3-3课程大纲和7P教学方法在国内和国际的会议和期刊上均有发表,并获得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奖项。
表一: 3-3-3-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简记 / 特征 |
---|---|---|---|---|
范畴 | 创造 | 创新 | 创业 | 三创 |
内容 | 创造性思维 | 新产品开发 | 商业计划书 | 跨专业 |
成果 | 新想法 | 新产品 | 新业务 | 三新 |
教学活动 | 动脑 积极思考 |
动手 亲自参与 |
动脚 走向市场 |
三动 |
考核标准 | 原创的 有影响的 |
技术可行的 设计新颖的 |
可销售的 有利润的 |
不同标准 |
素质能力 | 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学习能力 接受能力 |
领导能力 风险承担 沟通合作 |
三力 |
阶段报告 | 报告1 发现问题 想法筛选 |
报告2 产品描述 相关技术 |
报告3 市场调查 财务分析 |
综合报告 商务计划书 |
评估工具 | 创造力评估 项目评估矩阵 |
开发阶段评估 IP 检索报告 |
创业人格潜力评估 其它范例 |
综合评估 同行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