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to Constitutionalism in China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中國立憲主義道路求索
Author / Editor
HKD22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的立憲主義之路,就好像屈原《離騷》描寫的漫漫長路。

立憲主義,是一種強調民主法治的政治形式。本書從19世紀末開始,探索中國立憲主義的源起、經過,以及當中在法制、政治、社會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立憲主義觀念的擴展」,主要闡述憲法、立憲主義觀念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它在中國的際遇,並討論了直接影響憲法實施的一些理論問題。第二部分「立憲主義實踐之點滴推進」,記述作者過去十多年推動立憲主義的一些評論與建議,涉及的議題包括改革人大代表選舉制度、推動預算民主、用民主法治的方式走共同富裕之路等。第三部分「中國立憲主義的未來」,聚焦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評估中國立憲主義的前景。

本書深入討論了立憲主義在中國的歷史、現狀與前途,對立憲主義理念本身及其在中國實踐方面都有精闢見解,是研究中國政制、社會發展的重要著作。
ISBN
978-962-937-573-7
Pub. Date
Mar 1, 2022
Weight
1.2kg
Paperback
596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8 mm
本書所說的立憲主義(constitutionalism),是以中國1982年憲法為基本根據的立憲主義,它與着重制度硬件建設的憲政(constitutional-government)有聯繫,但又不完全相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中國的立憲主義之路,比擬為屈原《離騷》描寫的漫漫長路,故有此書名。

立憲主義是個中性詞,也是個包容量很大的政治法律概念,完全能夠為當代中國所用。作為一種強調民主法治的政治形式,歷史上和當代世界有資本主義立憲主義(或西方民主立憲主義),還有過新民主主義的立憲主義,當然也應該有社會主義立憲主義。因為,社會主義立憲主義是新民主主義立憲主義的必然發展,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立憲主義要素不可能到了社會主義階段變得蕩然無存。更重要的是,本書求索的立憲主義,其社會主義內容是客觀的:基本經濟制度上表現為在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條件下以公有制為主體;政治上雖主張黨權列舉於憲法、以憲法列舉的為限,並要求用憲法、法律規範黨權行使程序,但這種立憲主義主張以承認或不否認中共執政的憲法正當性為前提。

這本探索中國立憲主義道路的書能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是我莫大的榮幸,但也有一些惋惜。說莫大榮幸好理解,因為香港城大出版社是一個社會影響深廣的高水平學術出版機構,尤其在華文世界的法學領域。說惋惜,則是由於香港與內地實行兩種不同社會制度,港版學術著作不能在內地書店發行,使作者和出版者失去了太多讀者。本書幾乎全部的構成部分,都於2004至2018年間先後在內地的不同言論平台發表過,其中絕大多數發表在主流法學期刊或主流學術網站。我確信它若在內地出版發行,對於形成或維持基於中國現行憲法之文本的法律秩序可謂有利無弊。但遺憾的是,作者在內地出版這本書的嘗試,經歷了太多次失敗,這原本是不應該的。對言論和出版的管制只宜適度,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這樣。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謂之為「立憲主義觀念的擴展」,主要涉及兩個層次的內容。其中的基礎性層次,主要講憲法、立憲主義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在當代世界的存在形式,以及它們來到中國百餘年的際遇和今天的生存狀況。其中基礎之上的層次,則進一步討論了直接影響憲法實施的幾個理論問題,其中主要是:政治法律領域是否存在普世價值;中共領導、民主、依法治國三者間的正常關係為何;到底該怎樣合理解說中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如何正確理解法治;從憲法角度應怎麼看待中外政經人士一度熱議的「中國模式」;以及公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常識,等等。

第一部分        立憲主義觀念的擴展

第一章            憲法、立憲主義與中國

第二章            政法老話題的改革型展開

第三章            改革人大制度有待觀念更新

第四章            法治理念內涵的恰當表述

第五章            立憲主義視角下的「中國模式」

第六章            重温公共機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常識

 

第二部分        立憲主義實踐之點滴推進

第七章            改善代議機制,推動預算民主

第八章            政治體制改革應從黨章開始

第九章            共同富裕的理論與法律問題

第十章            憲法框架下信訪體制的走向

第十一章        立憲主義視角下若干執法和司法問題

第十二章        以憲法為基準完善刑訴法的努力

第十三章        循法治原則推進監察體制改革

第十四章        監察立法過程中完善預案的努力

 

第三部分        中國立憲主義的未來

第十五章        社會主要矛盾與法治中國建設的關聯

第十六章        須全面有效實施憲法、厲行法治

第十七章        中國必須有獨立的司法

第十八章        對監察委員會的監督制約須予強化

第十九章        中國的憲定政制及其改革前景

 

附錄一            監察立法應處理好的九個憲法問題

附錄二            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修改好監察法草案

童之偉,法學博士(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歷任武漢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巴黎政治學院、華盛頓大學(聖路易)、中央大學(日本)、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任訪問學者,並數十次應邀到歐美、亞太諸多著名教育學術機構做學術演講。代表性著作包括:《國家結構形式論》、《中國憲制之維新》、《憲法與部門法關係管窺》、Right, Power, and Faquanism: A Practical Legal Theory from Contemporary China、《法權說的應用》。致力於法的一般理論和憲法學研究,主要學術志趣在於從各種法權利、法權力中抽象出法權(faquan)概念,進而提出和較系統論述法權說(faquanism),並將其用於解釋中外今古各種法現象,促進現實社會的權力限制和權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