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s from the British Archives: Hong Kong and its Post-Colonial Futur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英國檔案中的香港前途問題
Author / Editor
HKD19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榮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

中國和英國自 1970 年代末期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角力及談判,直至 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才完結。近年,香港政局不穩,有論者提出疑問:在香港前途談判期間,如果英國政府採取較強硬的態度,會否有不一樣的結果?

本書由 1970 年代開始說起,深入記述及剖析中英雙方就香港回歸問題進行談判及角力的歷史,包括麥理浩與鄧小平在北京會面、戴卓爾夫人訪華、中英談判的全過程、香港政制發展的爭議等。過去人們只能從雙方官員的公開講話及新聞報道了解這段歷史,而本書的特別之處是參考了近十年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陸續解封的機密檔案,包括英治香港時期的政府檔案、香港政府官員與英國政府之間的往來書信及電報等,揭開中英雙方及多位政治人物在外交辭令背後較真實的想法與盤算。

通過閱讀解密檔案,讀者可以親自「觸摸歷史」,重新認識這段影響香港未來的重要歷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本書紀錄了歷史,也講出政治人物的故事,令人唏噓,更叫人讚嘆。」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
李律仁

「此書不但具有以史為鏡的意義,更讓人有撫今追昔,掩卷感動的感性觸動。」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
范鴻齡

「我作為歷史愛好者,認為本書是認識這段歷史不可多得之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
馬時亨 GBS, JP

「張家偉先生採用部分英國解密檔案,環繞主要轉捩點,補充九七回歸歷程的敍述,筆鋒敏銳,鋪陳清晰,讀後對當年事態多一層認識。」
香港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張炳良

「這是一本嚴謹和以深入研究為基礎的「活的歷史」。」
資深大律師
張健利

「作者梳理英國的解密檔案,補充了不少重要的中英會談細節,讓我們可以比較深入了解這段重要的歷史。」
《明報》前總編輯
張健波

「這本專著絕對豐富了我們對一國兩制、九七回歸的前世今生的認知,是進一步探討香港過去與未來的重要基石。」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葉健民

「張家偉的《英國檔案中的香港前途問題》對了解香港近代史很有幫助。」
民主黨前主席、前任立法會議員
劉慧卿
筆者對香港前途談判的興趣,來自切身的感性認知。1983 年9 月底,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的談判出現波折,導致港元幣值急挫,香港人心惶惶,市面出現搶購物資風潮。當時我和母親到所住公共屋邨的超級市場購物,也在其他人搶米的氣氛下買了兩袋米回家。

筆者1990 年代開始投身新聞界,曾採訪中英政制會談,並近距離接觸多位與香港回歸有關的政治人物。對筆者來說,1980 年代以來中英雙方圍繞香港問題的角力,是「活的歷史」(living history),不是「死的歷史」。而筆者上世紀末開始研究香港六七暴動的歷史,也燃起我對圍繞香港前途問題的歷史的興趣,因為六七暴動結束後,英國政府開始部署如何處理香港前途的課題。

過去人們只能從新聞報道及政治人物在鎂光燈下的片言隻語,了解這段歷史的一麟半爪。近年英國國家檔案館逐步解封有關香港前途談判及香港回歸的檔案,為了解英方對香港問題的盤算及中英角力帶來契機。近十多年來,筆者收集了逾100 份1960 年代末期以來英國政府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檔案,部分檔案原訂遲至2049 年才解封,經筆者及其他有心人向英國政府提出上訴而獲提前向公眾開放。

作為長期採訪政治新聞,包括與香港回歸相關事件的新聞工作者,能夠通過解密檔案「觸摸歷史」,了解當年無從得知的細節,例如英國和香港政府的決策過程、中英雙方官員在關上大門後的舌劍唇槍,是不可多得的機遇。能從檔案中得悉雙方官員在外交辭令背後相對真實的想法,往往令筆者感到喜悅,以至興奮。筆者一向相信「檔案不騙人」(或相對不騙人),相關官員在保密的前提下,一般較暢所欲言地表達看法,因此檔案能反映當事人相對真實的想法(已解封的英國政府檔案,部分敏感內容被英國政府抽起,所以只能說「相對真實」)。

遺憾的是,中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檔案,可見將來開放的機會不高,未能為這段重要歷史呈現更全面的圖像,而這也是本書在現實條件限制下的不足之處。除了翻閱英國政府檔案,筆者能夠做的是參照不同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報道,務求達致相對客觀。除了翻查英國檔案,作為歷史親歷者的前任港督衞奕信及彭定康,也回答了筆者基於檔案內容提出的問題,筆者也在書中引用2009 年在北京訪問全程參與香港前途談判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的內容,印證檔案內容。

筆者自上世紀90 年代中期開始研究六七暴動,港英政府平息左派發動的騷亂後,開始探討如何處理香港前途問題,因此本書是我的「六七研究」的延續。

本書面世之時,正值香港回歸25 周年,北京承諾香港原有制度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也過了一半。香港社會近數年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論持什麼政治立場,了解1970 年代以來關於香港回歸問題的歷史,都具有重大價值和現實意義。

張家偉
2022 年6 月

第一章 英國開始思考香港前途問題
第二章 麥理浩會見鄧小平 初探北京底線
第三章 中英就華潤天水圍地皮鬥法
第四章 戴卓爾夫人訪華 揭開香港前途談判序幕
第五章 曲折的香港前途談判
第六章 香港政制發展爭議
第七章 1989 年六四事件的衝擊
第八章 衞奕信被撤職及彭定康政改爭議
第九章 李嘉誠入籍英國大計


英國解密檔案中的一些人與事
香港回歸大事記 1979–1997
附錄:《中英聯合聲明》

張家偉,香港新聞工作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後考獲該學系碩士學位。1990 年代開始並投身新聞界,長期採訪政治新聞,包括與香港回歸相關的新聞。1998 年獲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合辦的人權新聞獎雜誌組冠軍。長期研究六七暴動,著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傷城記—六七年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