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in-Hand for Benevolence: 15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of Hong Kong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善道同行:東華三院一百五十周年史略
Author / Editor
HKD32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榮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

東華三院成立已超過150年,從廣福義祠開始,到創立東華醫院,後來三院合併, 並逐漸成為一個規模龐大且多元化的慈善機構,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並且推陳出新, 提供多種切合市民需要的服務,可說是華人機構的一個傳奇。

本書以詳近略遠的方式、按時序記述東華由成立至今一個半世紀的歷史。 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析述1870至1950年代、1960至1990年代,以及2000年至現在, 東華如何在不同時期回應時代的變化,提供醫療、賑濟、教育、社會等服務, 在香港的歷史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着香港的政治、經濟、 社會等變化,東華積極檢視並革新自身的管治模式與架構,又在服務上有所拓展, 以應市民所需。唯一不變的是,東華一直保持為市民服務的初心– 為善行道,與人同行。

本書不但記錄了東華三院的歷史,同時涉及香港史、中國近代史、 海外華人史、醫療史、社會史、教育史等課題,內容豐富廣泛, 適合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士閱讀。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突破了前人有關東華的著述, 記述了回歸後至2020年的東華歷史,闡釋了「東華模式」的成功歷程, 可以作為「東華學」的其中一本重要著作。
ISBN
978-962-937-602-4
Pub. Date
May 12, 2021
Weight
1.8kg
Paperback
364 pages
千百年來,中國人受到儒、釋、道思想的薰陶,養成行善積德的習慣。在昔日的農村,贈醫施藥、施棺助葬、延師教讀等服務,悉由民間的宗族維持,以服務鄉人,資金來自宗族的嘗產。從明代開始,政府在都市設有養濟院,以接濟鰥寡孤獨;而自明末清初,長江三角洲民間組織的善會和善堂漸趨普遍,寓居當地有經濟能力的同鄉合力組織會館,以幫助流寓該地的鄉人,或設立義莊,讓客死異地的鄉人暫時停厝,以便日後運回原籍安葬。19 世紀中葉以還,大量華人移居海外,尤其是北美、澳洲及東南亞地區,他們把這些會館模式帶到海外,在外地協助同鄉或同姓人,會館也成為寓居外地華人的聚會之所。

香港與海內外華人所處的環境有相似之處,亦有不同的地方。香港基本上是一個移民城市。除了新界的原居民,絕大多數的香港華裔居民都是在開埠後不同時期移居本港。在 1949 年以前,香港的大部分華人只視香港為暫居地,本地的同鄉會往往在地名前冠以旅港或僑港之名,足為明證,這與早期海外華人社會相似。然而,香港毗鄰大陸,與深圳只有一河之隔,原來是寶(新)安縣的一部分,與遠離家鄉千里以外的東南亞甚或更遠的南北美洲或澳洲完全不同。香港的華裔居民十居其七八是操粵方言的廣東人,大部分來自珠三角,而海外華人社會卻多以不同的方言群組成,大部分以福建(閩南)人為主體。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海外華人社會常見的會館在本港沒有太大的發展,而華人社會所需的種種服務,便由一個以廣東人為主體(戰前東華董事局總理基本由廣東人組成),獲港英政府認可並加持,以立法方式成立的東華醫院肩負起來。

香港開埠初年,華人以廟宇為聚會議事之所,其中位於華人聚居地中心太平山區的文武廟,成為四環(上、中、下環及西營盤)坊眾從事宗教活動和商議地方事務的所在。1860 年代下半葉,隨着本港出入口貿易日趨蓬勃,華商經濟實力崛起,逐漸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港府明白華人數目佔全港人口的九成以上,沒有他們的合作和支持,港府的施政舉步為艱,故開始物色既受華人社會接受又諳英語的華人菁英,委以陪審員、太平紳士等職銜,以作籠絡;又適值發生義祠醜聞,港府受到英國殖民地部的責難,港督麥當奴積極推動及協助華人自行組織成立一間中醫院,收容不接受西醫或付不起國家醫院診費的華人,這便是東華醫院創辦的緣起。東華醫院成立後,迅即取代了文武廟,成為全港華人議事之所,除醫療外,還肩負賑災、義學、義莊及本港華人與內地官府聯絡中介等功能。
香港開埠以來便是一個商業社會,東華醫院由商人創立,也一直由商人維持(其後還增加了一些各行的專業精英),這和內地的善堂及海外的會館的情況相似。商人具有長袖善舞、精打細算、強於管理、長於籌募的優點。香港的南北行及金山莊商人通過與東南亞、北美和澳洲等地的商業貿易往來,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東華和海外各地的華人會館就賑災籌款、運載骨殖回鄉等方面緊密合作,也建立了一個慈善網絡,這兩個網絡相輔相成,造就了東華在華人世界慈善團體中的龍頭地位。另一方面,香港商人大多來自珠三角或潮汕地區,部分兼任東華及廣州的慈善團體的總理,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香港東華醫院是海內外華人慈善團體和會館聯絡的樞紐。

導讀   丁新豹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第一部分  1870 – 1950年代 

            1          創立與早期發展

            2          醫療服務的演變與擴展

            3          義學教育

            4          賑濟救援善業

            5          東華義莊:原籍安葬的環球網絡

            6          日佔時期的東華三院

            7          戰後的復元與發展

            第二部分  1960 – 1990年代

            8          1960及1970年代的香港社會

            9          邁向現代化管理的革新

            10        懸壺濟世:醫療服務的拓展

            11        作育英才:教育服務的拓展

            12        深入基層:社會服務的拓展

            13        公共關係

            14        籌募與物業發展 

第三部分  2000年 – 現在 

            15        管治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16        醫療服務

            17        教育服務

            18        社會服務

            19        公共服務

            20        籌募與物業發展

            21        歷史文化保育

            22        新冠肺炎的挑戰 

            總結

            附錄:東華三院歷屆主席名錄 (1869–2020年)             後記

            感言   文頴怡(東華三院 2020/21年度主席)

劉智鵬,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學術興趣集中於宋元明清思想史、香港歷史、方志學等。近 20 年專注投入香港歷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香港歷史專書多種,包括《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日軍在港戰爭罪行》、《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香港威海衞警察口述歷史》、《中國概況・香港》、《香港早期華人菁英》、《侯寶璋家族史》、《展拓界址—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份子的追求與命運》、《潮起潮落—中英街記憶》、《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屯門》、《天空下的傳奇—從啟德到赤鱲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