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DBA 突破工程傳統

李志康


李志康(前排左一)偕一眾同於2011年入讀城大DBA課程的同學,與已故課程主任Kuldeep Kumar教授(後排右三)合照。
  • 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 聯誼工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

在機械工程領域具有34年經驗的李志康,自小對會移動的物件充滿好奇,直至入讀工業學校,才知這一切均與機械工程息息相關,從此將興趣轉化為終身職業,更透過攻讀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博士課程及參與公職,推動公司及業界與時並進,持續為香港的基建及智慧城市發展作出貢獻。

在興趣驅使下,李志康表示,昔日在香港仔工業學校選修機械工程,其後並進入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擔任技術員學徒,為期四年,期間累積大量實踐經驗,如理解發電廠的運作流程,以至掌握修理機械設備的技能等,接觸愈多,愈有志成為專業工程師。「完成學徒訓練後,我儲備了一筆留學資金,前赴英國以半工讀形式修讀機械工程學士學位課程,體驗了外國大學鼓勵討論與交流的學習模式,眼界大開,尤感欣喜是以全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熟悉前綫運作 助協調工序

李志康回港後即加入具規模的機電及環境工程公司,從事工程規劃、設計及建造的工作,踏上工程師之路。他坦言,置身這個職位,必須透徹了解及管理工程項目的大小事項,以協調各個不同崗位,確保可在既定時限及預算成本內竣工,與學徒年代單是負責維修保養的角色大不相同,而具備紅褲子出身的前綫經驗,對他解決工程項目執行時的問題更大有幫助。

李志康憶述在曾負責的大型工程項目中,印象最深是十多年前,為環境保護署在小鴉州設計及建造全港唯一低放射性廢物儲存設施,當中須統籌土木、結構、海事及機電工程事務,除對從事管理工作有所啟發外,更在接觸不同崗位的工程師期間,聆聽到他們的困難及訴求,激發他銳意投身公職,冀為同業發聲,同時提升業界地位。


解決工作問題 增研究動力

至2011年,晉升至管理職級的李志康須助公司開拓不同市場及業務,惟參考同業經驗及查閱書本,皆找不到確切答案。「當時剛看到城大工商管理博士課程(DBA)的廣告,提及每個人亦可將想解決的問題轉化為研究題目,探索解決方法,很適合正思考如何推動工程公司國際化的自己,並能增加取得博士學位的動力,一舉兩得。」

以五年時間完成DBA的李志康稱,城大鼓勵漸進式學習,DBA課程以兩年時間教授多種研究方法,尤如給予學員一把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而他亦順利以三年時間尋獲研究課題所需的答案,找出工程公司拓展海外市場的成功要素。為回饋母校及課程,他不但協力聯繫DBA校友,加強畢業生之間的資訊交流,同時亦曾透過經驗分享會,助DBA學生及同業從項目研究成果中獲得更大裨益。


當選副會長 率業界應變

隨着跟工程同業交流愈多,李志康愈期望為工程業界多作貢獻;故兩年前在個人發展及公職兩方面皆作出重大轉變。「有感在舊公司已經工作了二十多年,希望可以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接受新的挑戰。因此,經深思熟慮後,便於2019年轉投至現職公司擔任行政總裁,新公司業務廣及機場、物流、醫療、基建及環保等本地及國內工程項目,建基於累積的實踐經驗以及城大DBA所學到的知識上,在新工作崗位可盡展所長。」

同時,李志康夥拍志同道合的同業參選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副會長及理事選舉,而他更以「敢闖敢為」的新思維當選副會長。「近年金融業有關課程吸納不少學生選修,相對下,工程專業受部分工程超支或質素問題等負面因素影響,令吸引力下降。我期望透過參與學會事務多為業界發聲,並引用科學理據釋除公眾對工程專業的誤解及疑慮,鼓勵更多有抱負的年輕人投身工程師行列,達致傳承的理念。」


(出版日期:202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