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参观展览,请按此登记。

Yuanmingyuan_section_header.png

中西科技与艺术的交流

乾隆初年在长春园建的西洋楼建筑群,标志欧洲建筑与造园艺术首次引入中国皇宫。与此同时,在中西方交流影响下,欧洲如英、法等国出现「中国风」(chinoiserie)的中国庭园设计,亚洲审美风格的艺术品也大受欢迎。

明末,西方耶稣会士陆续东来,到17、18 世纪的中国,清帝对天文数理、机械范畴如自鸣钟、喷泉之类尤其好奇,如乾隆帝命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和王致诚等设计监修,艾启蒙督造水法,并由汤执中主持绿化。从 1747 至 1783年,一组包含西式宫殿和喷泉建筑的西洋楼建成。它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风格,采用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形制,但仍保有中国元素,选用汉白玉(大理石)精雕细刻,并以中国制的彩色琉璃瓦覆顶和西洋花卉造型装饰作为点缀。

Yuanmingyuan_S04_image01.jpg
漫游西洋楼
制作:KentDesign/ 李遣证 / 张泰梁
取材:伊兰泰起稿,《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1786,保利艺术博物馆提供
第一、二期展品
Yuanmingyuan_S04_image02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3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4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5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6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7_index.jpg
第一期展品
Yuanmingyuan_S04_image08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09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10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11_index.jpg
第二期展品
Yuanmingyuan_S04_image12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13_index.jpg
Yuanmingyuan_S04_image14_index.jpg

中西古机械的启示

在电力未出现前,圆明园「水力时钟」设计如何运作?我们可从中西古机械的发明中找到答案。早期欧洲机械钟的机械系统,可以阐明海晏堂中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每日如何对应各时辰进行喷水;十二生肖兽首能在正午十二点同时喷水,则可利用中国北宋苏颂浑仪的圭表来调校时间。

与此同时,同为北宋苏颂设计的水运仪,是人类最早设计的水力式步进马达和机械钟的擒纵调速器,其水轮秤漏装置是以人力运转河车( helm),将水由低水位逐级提升至高水位,以注入天池(upper reservoir),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大水法中的提水装置。

Yuanmingyuan_S04_image15.jpg

展区中透过三大机械装置,包括早期欧洲机械塔钟、北宋苏颂浑仪的圭表及水运仪的复制品,分别了解兽首喷水报时、调校时间及提水的运作原理。

第一、二期展品
Yuanmingyuan_S04_image16.jpg
北宋水运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于2018
铝合金
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罗丹天时国际有限公司借展

水运仪是11世纪北宋水运仪象台(Su Song's clock tower)的动力系统,由二级提水装置(two level noria device)与水轮秤漏装置(waterwheel steelyard-clepsydra device)组成。即藉由一个封闭循环的水运系统,用以产生等时间歇运动之动力装置,是人类最早的水力式步进马达和机械钟的擒纵调速器(escapement regulator)。其中水轮秤漏装置是中国古代水力机械钟的擒纵调速器特有模式,而二级提水装置则是以人力运转河车(helm),将水由低水位逐级提升至高水位,以注入天池(upper reservoir)。这种设计非常适合大水法中的提水装置。

Yuanmingyuan_S04_image17.jpg
苏颂浑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于2018
铝合金
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罗丹天时国际有限公司借展

圭表(gnomon)和浑仪是在制订历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天文观测仪器,北宋苏颂浑仪巧妙结合了圭表,是中国古代浑仪发展臻至成熟的标志。苏颂浑仪是天文观测校时装置,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等三个同心圆环组以及中空的窥管(sighting tube)构成可测得任一天体的赤道坐标位置,且每逢正午,更可与圭表配合以校正时间。因此,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能在正午十二点时同时喷水,则需利用圭表来调校时间。

Yuanmingyuan_S04_image18.jpg
早期欧洲机械塔钟
17世纪初(1600 - 1650)
复原模型制于2018
铁材、木座
南台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罗丹天时国际有限公司借展

早期欧洲机械塔钟是以重锤为动力源,具有两组重锤动力装置(weight-driven device),分别驱动走时轮系(going train)及报时轮系(striking train)。走时系统(going train system)是利用摆杆机轴擒纵调速器(foliot and verge escapement regulator)来计量时间,报时系统(striking train system)则是利用计数轮(count wheel)来控制敲钟次数。而走时系统和报时系统之间则是利用报时触发机械(striking trigger mechanism)来连动,以达到在 1至12 整点时分别敲钟1至12响 。若问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每日如何对应各时辰进行喷水,其中的机械装置可以从早期欧洲机械塔钟的机械系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