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簡訊
第一百零七期
Share this article
城大耕耘十五载—— 第一部分
各位同事:
诚如大家所知,我将于2023年5月卸任城大校长一职。 2008年接任时,我引进健康一体化的概念,并付诸实行。 多年来,我一直带领大学师生及校友参与香港渣打马拉松比赛。 每年冷风寒雨不改,只有在2020及2022年因疫情取消赛事而暂休。 今年,我最后一次带领由500名同事、学生和校友组成的团队参与这项赛事。
十五年时间足以让我们作出重大改进。 我很高兴在学生、教职员、持份人、捐款发起人及大学友好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同见证大学的成长。 为培养毕业生在本世纪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中发挥所长,成为各界领袖,我们一直以国际化为关键策略之一。 大学现有逾9,000位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本地生。 为推动国际化,我们于歌和老街及达康路交界兴建国际中心大楼,即将竣工。
城大校园的建筑近年大幅扩展。 在我任内,校园陆续增建了: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2010年)、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2011年)、学生宿舍第十座及第十一座(2011年)、刘鸣炜学术楼(2012年)。 现时计划中暂名为学术楼(六)的大楼,将配合我们不断增长的课程。 这幢多层大楼设有干和湿的实验室、共享学习空间和演讲厅,以支持大学的新课程,加强学术发展。 大楼预期于2031年落成。
由于九龙塘校园的土地不敷应用,过去多年来只得向外发展。 城大2012年开始在南山邨租用约2,100平方米的相连楼层,用作研究人员办公室及干实验室。 为腾出本部校园空间以容纳更多办公室及实验室,我们于2017年在邻近牛头角港铁站的万泰利广场,购入约共4,380平方米的四层办公室。 我们于深水埗丰滙购入3,343平方米的空间,建成全港最大的动物诊所「城大动物医疗中心」,并于2019年启用。 配备国际标准设施、位于大埔林村的城大农场于2022年3月完成建设。 拥有如此珍贵空间,2023年的城大本部及校外校园,有助促进大学师生在各项工作达致国际水平,对此我深感欣喜。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郭 位
校长暨大学杰出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