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心腦血管健康工程團隊參與國際合作 研究可穿戴流動醫療科技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心腦血管健康工程研究團隊,參與由美國波士頓哈佛醫學院斯波爾丁復康醫院組織及領導的60人專家工作小組,共同發表了題為「流動醫療技術是否有助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刊於2020年8月最新一期的《IEEE醫學和生物學工程開放期刊》。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視流動醫療及可穿戴科技,並探究相關技術對監測與緩解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影響的作用。工作小組確認出可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技術,這些技術亦有望適用於未來的疫情。他們發現,運用可穿戴設備的流動醫療科技是監測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可行選擇,並有助於預測症狀加劇,以便及早作出進一步治療。

這個國際工作小組的專家分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懷斯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愛爾蘭國立高威大學醫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香港城大等。研究小組隸屬於美國麻省總醫院布萊根新冠病毒研究中心。

斯波爾丁運動動力分析實驗室主任Paolo Bonato博士是該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他說:「專家小組成員多元化,能夠推動他們合作,共同專注於單一研究目標,表明了整個科研界應對這個大流行病的決心。我們的目標是將重要的研究成果迅速轉交臨床醫學界,以繼續建立有效干預措施。」

遠程醫療應用與流動醫療技術泛稱為「流動醫療」(mHealth),已廣受公眾關注。遠程醫療讓患者保持聯繫以持續接受診症和檢查,可穿戴流動醫療技術則有助收集數據,並可用於監察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輕度症狀患者。

這些患者通常被要求在家中自我隔離,或到社區治療中心接受監察。但是,部分患者最終會病情惡化,亦即突然出現嚴重症狀,需要入院。流動醫療科技可及早發現此類病情惡化的情況,使醫生能夠及時介入治療,改善臨床療效。論文的結論指出,可作自行報告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及能收集生理數據的可穿戴式傳感器,均可用於監察醫護工作人員,以及找出醫院或醫療設施裡出現爆發的早期跡象。

報告並指出,在社區中可通過早前的研究及早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個案。該早前研究表明,使用可穿戴式傳感器獲取靜止心率和睡眠時間,能預測類似流感疾病的發生率,及新型冠狀病毒的發展趨勢。

Bonato博士說:「透過流動醫療科技,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收集和追蹤數據,幫助公共衞生專家了解這種病毒的影響範圍和傳播,最重要的是希望幫助更多人及早獲得所需治療。我們希望由此進行更多的研究,增進了解。」

城大健康工程研究團隊與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醫學院、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中國復旦大學、荷蘭飛利浦醫療保健公司等的專家合作,發表另一篇題為「可穿戴傳感和遠程醫療技術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潛在應用」的論文,於《IEEE生物醫學工程綜評學報》發表。論文在該期刊最近一個月每月評選的50篇熱門論文中排名第二。

該論文旨在研究可穿戴傳感、流動醫療、接觸者追蹤、遠程診斷/遠程醫療和便攜式醫學成像技術和系統,於處理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危機的應用。論文特別提出了,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急性心肌梗塞(最致命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患者閉環治療中,使用可穿戴設備和流動醫療系統的建議與指南。

統籌健康工程研究團隊的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元亭教授說:「要有效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和心腦血管疾病,開發一個綜合性快速精準的反應系統至關重要,而且迫在眉睫。這個系統通過人工智能融合可穿戴設備、流動醫療、生物傳感/分子檢測、醫學成像等健康信息技術,可對疾病作早期發現、早期預測、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張教授是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工作小組成員,參與撰寫上述兩篇論文。

新聞界查詢:城大傳訊及公關處鄭誼群(電話:3442 6805或 9201 8895)
 

你可能感兴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