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個鯨豚主題公眾展覽 城大推動鯨豚生態研究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和香港科學館合辦「鯨豚法醫︰同你『港』鯨豚」展覽,是本港首個以鯨豚為主題的公眾展覽,展期由4月26日至5月29日。

展覽展示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轄下的鯨豚影像解剖研究小組,以及賽馬會「見‧同理」計劃 (「見‧同理」計劃)之工作成果,包括鯨豚影像解剖研究小組製作擱淺的中華白海豚及江豚骨骼標本;小組運用影像解剖和傳統解剖技術以探討香港鯨豚所面對的威脅。公眾可透過展覽了解對在香港擱淺鯨豚作的調查工作,並認識影像解剖技術對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運用。

此外,展覽亦展出由「見‧同理」計劃「與鯨同行」(WOW)項目製作的3D打印角島鯨骨骼模型,及由城大學生製作的手機應用程式及虛擬實境遊戲,介紹分辨鯨豚品種的方法和牠們在香港水域所面對的威脅。

展覽於今天(4月26日)舉行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領導賽馬會「見.同理」計劃的城大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香港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女士、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葛展榮博士,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先生

李教授在開幕禮上說︰「這是香港首個以鯨豚為主題的公眾展覽。城大透過虛擬實境及影像解剖技術,展示鯨豚在香港水域遇到的問題,從而培育公眾對大自然的同理心,讓人們審視生活習慣,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我們希望推動下一代更加關心海洋世界保育。」

陳女士表示,城大研究團隊花盡心思,經過多重繁複工序,才能製成鯨豚骨標本,讓公眾了解鯨豚的生活習性及所遇威脅。她說︰「期望今次的展覽可啟發公眾,坐言起行實踐綠色生活及保護海洋,使下一代都能夠欣賞到色彩繽紛的海洋世界。」

全球首個在香港成立的鯨豚影像解剖研究小組,工作包括為擱淺的鯨豚進行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影像解剖,從而對屍體內部情況作立體記錄,以分析鯨豚病變及致命原因,數據可以永久儲存。如有需要,研究小組亦會對鯨豚屍體進行立體掃描,記錄其大小、體積及質地等表面情況。這些資料能用作製成合乎真實比例的立體模型,可作後期測量之用,對研究鯨豚生態大有幫助。

為進一步提升公眾了解,展覽同時舉辦講座和工作坊,講解影像解剖、三維成像技術及海洋健康一體化的理念。

「鯨豚法醫︰同你『港』鯨豚」展覽

日期:2019年4月26日至5月29日
地點:香港科學館地下展廳
詳情:https://goo.gl/4c25tY

新聞界查詢:
城大傳訊及公關處黃穎嘉(電話:3442 5228或9753 9505)

你可能感兴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