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lating Life—Liu Zaifu’s Meditation in a New Genr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人生悟語:劉再復新文體沉思錄
Author / Editor
HKD98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首次完整地輯錄了作者多年來所寫的二千多則「悟語」。這種「悟語」寫作有別於傳統的小品文、雜文及散文詩,它是一種「碎片寫作」、「片斷性思想札記」,是一些表面無序而不連續寫作的文字。作者通過這種「新文體」,以精粹凝煉的文字,評述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並對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出精闢的文學評論與文化批判,從歷史、文學、哲學、文化等層面有所反思及感悟,既與古典名著裏的靈魂對話,也同時與自己的多重主體對話,以心讀心,呈現出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圖景。
ISBN
978-962-937-440-2
Pub. Date
Jul 19, 2019
Weight
3kg
Paperback
1580 pages
Dimension
270 x 223 mm
我父親(劉再復)非常勤奮,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黎明即起」,每天早晨五點便開始寫作。從五點到九點,這是他的黃金時段,創造時刻。數十年的「一以貫之」,使他著作等身,僅中文書籍就出版了一百二十五種(五十多種原著,七十多種選本、增訂本、再版本)。我從讀北大開始,就喜歡他的片斷性思想札記,那時札記發表得並不多,但因我是「近水樓台」,所以還是讀了一些,比如《雨絲集》。出國之後,他思如泉湧,一發而不可收,竟然寫下了二千多段悟語(「獨語天涯」八百多段,「面壁沉思錄」四百多段,「《紅樓夢》悟語」六百多段,「《西遊記》三百悟」三百段,「雙典百感」一百段,各類人生悟語近一百段)。這些悟語,精粹凝煉,語短意長,每一段都有一個文眼,即思想之核。二千多則,可以視為「悟語庫」了。

我稱父親的悟語寫作為「新文體寫作」。所謂新文體,乃是指它不同於當下流行的小品、雜文、散文詩,也不同於隨想錄等文體。雜文較長,有思想、有敍事、有議論,而悟語則只有思想而沒有敍事與感慨。與散文詩相比,它又沒有抒情與節奏。與隨想錄相比,它顯得更為明心見性,完全沒有思辨過程,也可以說沒有邏輯過程。這種文體很適合於生活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我相信,那些忙碌又喜歡閱讀的智者與識者,肯定最歡迎這種文體,他們在工作的空隙中,在旅途的勞頓中,都可以選擇一些段落加以欣賞和思索,享受其中一些對世界、人類、歷史的詩意認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稱這些悟語為「新文體」是否恰當?可以討論。說它是「新」,乃是相對於流行的文體即論文、散文、雜文等,但如果放眼數千年的文學藝術史,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這種「思想片斷」的寫作曾經出現過。例如古羅馬著名的帝王哲學家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所寫的《沉思錄》(中文版由何懷宏先生所譯),便是他在軍旅勞頓中的哲學感悟,一段一段都是精彩的悟語。此書影響巨大,千年不衰,早已成為西方思想史上公認的名著。我覺得他寫的正是「悟語」。每一則都有思想,但沒有思辨過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也喜歡採用這種片斷式寫作來表述他們靈動的思想。魯迅的《熱風》,其文字形式正是尼采式的悟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霍拉斯•恩格道爾(Horace Engdahl)在他的著作《風格與幸福》(中文版由陳邁平先生所譯)中,有一章題為「有關碎片寫作的筆記」,專門論述「悟語」這一革命性文體,談到歷代西方文學家各式各樣的「碎片寫作」。他認為「碎片寫作」是對立於體系寫作的一種寫作。它不求邏輯建構,而是像精靈一樣四處遊蕩,這些表面無序的不連續的文字,「是在無數個體的中心生出來的」。恩格道爾有一段精彩的定義:「碎片寫作的決定可以讓不同思想區域之間的自由移動成為可能。諾瓦利斯(Novalis)談到過『精神的旅行藝術』,在他的筆記裏這種藝術採用永遠處在回到一切涉及精神的事物的返鄉形式。這是一部飛翔着的百科全書。」[1]

儘管悟語寫作、片斷寫作已有前例,但我父親能寫出這麼多的感悟之語,實在不容易。況且他又有新的創造,例如評述中國四大名著的悟語,便有許多新的眼光和新的思路,無論是對《紅樓夢》、《西遊記》的禮讚,還是對《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文化批判,都可謂入木三分,不同一般。文學評論、文化批判也可通過悟語進行,而且可以超越文本和擊中要害,這的確是一種有意思的實驗。可以說,父親對碎片寫作的思維空間進行了先鋒性的拓展。他認為,在人文科學中,文學只代表廣度,歷史呈現深度,哲學則可代表高度,而碎片寫作也可以在此三維度上加以發展。從廣度上說,以往的碎片寫作多半着眼於人生遭際中的感受,倫理色彩較濃。從孔子的《論語》到奧理略的《沉思錄》以至尼采,皆是如此。但他加以擴展,把碎片寫作運用到文學批評、文化批評、國民性批評和人類性批評。文學批評如對《紅樓夢》中的人物分析;文化批評如〈西遊記三百悟〉講「禪而不相」、「禪而不宗」、「禪而不佛」等;國民性批評,如〈西遊記三百悟〉中的第二百九十八則和二百九十九則尖銳地批判了中國的國民性問題;人類性批評,如〈童心說〉涉及的是普遍的人性問題。從深度上說,悟語的深度來自他對歷史的認知與對世界的認知。歷史有表層結構,也有深層結構。深度主要是呈現於對深層歷史的認知和深層文學的認知。如〈雙典百感〉的第五十六則,揭露《三國演義》維護正統的旗號,實際上漢王朝已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美化劉備與抹黑曹操全是權術(騙人的把戲)。還有〈《紅樓夢》悟語二百則〉的第二百零五則,寫的並非歷史,但把文學的深度揭示出來了。至於他如何把碎片寫作推向哲學,看看〈紅樓哲學筆記三百則〉就明白了,其中每段都有一個小標題—無相哲學、自然的人化、情壓抑而生大夢、叩問人生究竟、色透空也透、立人之道、意象心學、棄表存深、通脫主體論、隨心哲學等—每一題都有哲學感悟,每一段均有所妙悟。在中國寫作史上,如此大規模地通過片斷寫作展示密集豐富的哲學思想,以前還沒有見過。

卷一:三書悟語
《西遊記》三百悟
雙典百感
四大名著的精神分野

卷二:紅樓悟語
《紅樓夢》悟語三百零四則
紅樓哲學筆記三百則

卷三:獨語天涯
獨語天涯─一千零一夜不連貫的思索
獨語自序
果園裏的遊思
《山海經》的領悟
兩個自我關於故鄉的對話
「人生哲學」漫筆
「我是誰」的叩問
童心說
寫給思想者與童心作家的致敬語
寫給二十世紀的咒語
寫給時間與友人的備忘錄
人性論
死亡雜感
思想者浮雕
書齋話題
天涯寄語 
 
卷四:面壁詩思
面壁沉思錄
蒼穹的呼喚
復歸嬰兒
歷史記憶
生命景觀
集體靈魂之傷
浮華批判
心靈事業
人生悟語三十八則
文學筆記二十一則
附錄:片斷寫作的空間詩學與時間詩學

卷五:共悟人間
第一輯 共鑒滄桑
第二輯 共悟人間(上)
第三輯 共悟人間(下)
附錄一:金庸談《共悟人間》
附錄二:《兩地書寫》
作者後記
 
 

劉再復,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高級訪問院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曾分別於海外多所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 著有《性格組合論》、《放逐諸神》、《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共鑒「五四」》、《紅樓四書》(《紅樓夢悟》、《共悟紅樓》、《紅樓人三十種解讀》、《紅樓哲學筆記》)、《李澤厚美學概論》、《雙典批判》、《思想者十八題》、《什麼是文學》、《文學慧悟十八點》、《讀滄海》、《人論二十五種》、《漂流手記》十卷等四十多部學術論著及散文集。作品已翻譯成英、日、韓、法等多種文字。

作者訪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PmkufqR90&list=UULe6FfnRBvxvWzo9gc8s6mQ&index=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