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uggle to Save the Schools: Case Studies in Hong Kong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逆轉力—兩所學校掙扎求存的真實故事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市場競爭汰弱留強,從來都是自由市場的金科玉律,教育界亦未能倖免於難。2002年起,香港掀起一場殺校潮,眾多學校均逃不過殺校的結局,但兩所弱勢學校—鮮魚行學校及獻主會溥仁學校卻憑着天時、地利、人和,踏上峰迴路轉的逆轉之旅。


作者在兩所學校留駐超過兩年,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訪問了超過30位學校相關人士,由校監、校長、老師、家長、校友及社區支援人士現身說法,道出救校過程的理念、策略及切身感受,深入了解學校如何調整課程設計,以滿足社區需要,建立品牌價值。同時亦反映香港教育制度及政府政策下,弱勢社群的實際生活困境,以及社會共融問題。


本書兩所學校的成功例子,帶出社會資本、市場定位與教育事業的密切關係,並以扶貧教育帶出辦學的意義,為教育界人士以至政策制訂者帶來啟示。當教育界面對競爭及市場化的衝擊時,兩所學校都能化險為夷,成功拓展其生存空間,對於同樣面對着社會轉型革新的其他界別,箇中的經歷同樣值得領導者借鏡。

ISBN
978-962-937-367-2
Pub. Date
Jul 1, 2018
Weight
0.39kg
Paperback
260 pages
Dimension
140 x 241 mm
這本書描述兩所小學的逆轉故事,兩所學校曾因收生不足被教育局命令停止取錄小一新生。年級斷層對學校的打擊是致命的,甚至算是判定學校死刑。然而,在危急存亡之秋,兩所學校不單逆境自強,在第二年成功取錄足夠學生,重回政府資助系統,現在甚至成為社區內有特色的學校。
兩所學校的故事既相似又獨特,正可為讀者提供多重思考空間。一所是在香港教育界以至大眾傳媒頗為矚目的鮮魚行學校。在梁紀昌校長的領導下,鮮魚行學校的名字經常在各大傳播媒體曝光,成為扶貧學校的品牌,學校在2004年及2007年兩次殺校危機中都能成功逆轉。另一所學校是位於九龍城的獻主會溥仁學校,2008年學校在救校過程中雖然都有爭取公眾支持,但較鮮魚行學校低調得多。不過,這所教會學校現時不單年年取錄足夠學生,還成為區內協助弱勢社群學生成長的品牌,成功逆轉。
兩所學校同樣掌握了一種社會網絡,建構一種特別的社會關係,甚至轉化為社會學所稱的「社會資本」,在救校過程中發揮極大的能量,這種學校能量可能為弱勢學校帶來一點啟示,成為求存和持續發展的動力。
除了教育界外,現時不同界別存在不少昔日風光一時,如今卻是奄奄一息的機構,它們都面對着轉型革新的轉捩點。筆者希望藉兩所學校的經驗,為不同界別的領導者帶來一點點啟發。
學校逆轉為何值得關注?
在市場力量主導下,屋邨小店因敵不過大型連鎖式商店而倒閉;或是街坊生意因捱不過業主年年加租而走上絕路。這些似乎都是都市化過程中理所當然的現象。我們甚至將小店倒閉歸咎於老闆經營不善,不懂迎合社會潮流,被淘汰勢所必然,簡直是世代交替不可逆轉的軌跡。但值得所有人反思的是,當我們推陳出新的同時,似乎又懷念往日簡單生活的點滴。最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老牌食肆宣告結業前,總會吸引大批人慕名前往,這到底是對昔日品牌的尊重,還是只是在貪新忘舊潮流下趁熱鬧,對舊事物一種弔唁?
我們把這套經濟理論應用於教育界時,又會否以同樣的目光,評價弱勢學校辦學團體的誠意、質疑老師的能力、侮辱學生的表現?
確實有教育官員聲稱,學校收生不足的原因是校方辦學不力,一切責任似乎都是針對學校。可是,當適齡學生人數下降而學位數量沒有調整,家長一方的選擇必然增加,入讀心儀學校較以往容易,壓力自然臨到學校一方。同一道理,當街市附近的屋邨清拆,人流斷絕,店舖倒閉的原因顯而易見,就算店主花盡心思,只不過是在久延殘喘而已。這固然是商業既有的運作模式,自負盈虧,與人無尤。不過,當公營學校涉及公帑,教育當局借所謂自由市場選擇之手,迴避政策失誤之責,實在是假自由之名行卸責之實。

第一章 天時

第二章 地利

第三章 人和

第四章 逆轉之戰:你憑什麼上戰場 ?

第五章 結論

吳偉強,教育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博士論文題目為「社會資本轉化:弱勢小學在教育市場逆轉重生的策略」。現職中學中文科主任,課餘積極參與青少年活動,現擔任香港童軍總會月刊《香港童軍》總編輯。

作者訪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S5grRlX90&list=UULe6FfnRBvxvWzo9gc8s6mQ&index=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