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Feng: Poetic Ideals, Political Storm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胡風:詩人理想與政治風暴
Author / Editor
HKD198.00
Out of stock
Only 0 left
胡風是魯迅晚年親密的弟子和友人,在魯迅去世之後被看作其批判精神的重要承襲者,通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影響很大的《七月》和《希望》雜誌,培養了一代新文學的闖將,並作為「同路人」,幫助共產黨做了很多宣傳工作。1949年之前,共產黨曾經通過兩輪有組織的批評,嘗試團結和爭取胡風,但是他無法放棄自己的文藝理念、遵從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方針,最終釀成「新中國最大的文字獄」。

本書透過對84位受訪者的口述、從各家搜集的圖文資料以及對報刊文本的解讀,嘗試用多重聲音和視點,呈現政治風暴的各個層面,描摹五四之後幾代中國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為他們的詩人理想付出的代價。

1925年秋,三個來自不同省份的年輕人同時入讀北京大學文預科。在動盪的時局中,他們選擇了三種不同的革命道路:王實味留在黨內,胡風一直是黨的同路人,而王凡西則轉向為黨的反對派。「北大三人行」這部歷史三部曲,以王實味、胡風、王凡西的生命脈絡為中心,借用紀錄片的手法,以多重視點組織材料,重塑三人之間遙遙相望又息息相關的顛沛命運,折射中國知識分子追求革命的歷史變奏,冀為讀者提供一部時間跨度大、同時可讀性強的中國知識分子通史。
ISBN
978-962-937-259-0
Pub. Date
Jul 1, 2017
Weight
1.54kg
Hardcover
878 pages
Dimension
150 x 215 mm
我是因為拍紀錄片才接觸到五四之後的文學的,而我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就是聚焦胡風事件的《紅日風暴》。這部電影是上海導演彭小蓮邀我和她一起完成的,因此可以說我最初的動機僅僅是給朋友幫忙。我和我的同輩人是在文革出生,在文革之後成長起來的,不要說在 1955 年就被打倒的胡風,我們對文革至多也只有如碎片一樣的記憶。我有同窗好友看了《紅日風暴》之後說,這部紀錄片把原來他們零散聽到和讀到的人名、概念、政治語彙,透過一個個人視點串聯起來了。在這部 138 分鐘的影片的過程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政治運動的影像和親歷者們的生動講述,能夠把觀眾帶入歷史現場;但是彭小蓮的旁白所表達的家庭的離散、成長的夢魘,才真正令這部作品有別於「客觀」的、BBC式的紀錄片。下面的文字,既是回憶、也是備忘;既是對我為什麼會寫這本書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我寫書過程中受到的影響的一個歸納。
自由養成的頭腦

我早年記憶中第一件歷史大事,是毛澤東去世。剛上小學沒幾天,有天早上,和同學們排著隊站在去往學校的馬路邊。等了很久,我其實不知道在等什麼,直到奏著哀樂、掛著毛主席遺像的「靈車」開過。那天下雨,但老師不許我們戴草帽、打傘、穿雨衣,覺得那是對偉大領袖的不敬。我媽媽用塑膠袋剪成一個「背心」,套在我的白襯衣下面,叮囑我不能告訴其他人。第二天很多小朋友都病了,我卻無恙。學校裏掛著毛主席和華主席的像,後來華主席的像拿掉了。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我才漸漸知道,不是全世界人民都像外國譯製片中那樣,說著洋腔洋調的中文。小學快畢業,我才知道我小姨和姨父分別是西安外語學院的西班牙語、法語教授,而我舅舅楊德友,雖然在山西大學裏教英文,但是他懂七國外語,可以互譯。80年代起,與世界隔絕很久的中國大陸,有各種各樣的理論、思潮發表,我們家的三位教授也翻譯了不少著作;我看到他們爬格子的辛苦,還曾經立志長大不做翻譯。但是他們不用坐班、有寒暑假的生活,給了我啟發,我在16歲就給自己手寫了一張名片,表明「志向」:「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系魏時煜博士」。名片我媽媽至今保留。
第一章 眼中天地久沉昏
第二章 烽火連天創《七月》
第三章 鎖鏈不能屬於我
第四章 延安講話和《希望》
第五章 時間真的開始了
第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七章 忍看朋輩成新囚
第八章 弄文罹禍可銷骨
第九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
第十章 我饑渴勞累困頓
第十一章 無端狂笑無端哭
第十二章 見我鬚髮醉嵯峨
魏時煜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影學博士、卡爾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2001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業餘從事電影創作,劇本作品包括《明明》(2007)和《五顆子彈》(2007),紀錄片作品包括在海內外媒體好評的紀錄長片《紅日風暴》(2009)和 《金門銀光夢》(2014)。近年出版的專著包括《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東西方電影》(增訂版,2016)、《開始學動畫》(2010)、《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和《紅日風暴:介紹、劇本、評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