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There Remained Bleak Solitude-Reminiscences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人散後,夜涼如水—緬懷當代中國知識分子
Author / Editor
HKD15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夜闌人靜時,難免會想起逝去的至親好友,或偶有美好回憶而心頭一暖,但更多的是憂傷滿懷。尤其當追憶的是當代知識分子友好,想到他們或經歷過「五四運動」的洗禮,或在「反右運動」被打成右派,又或是在「文化大革命」遭迫害,更免不了感慨反思那一代人走過的悲劇時代。

邵燕祥以詩名世,八十年代在《詩刊》當編輯,他認識的知識分子不勝枚舉。此書收錄了五十多篇作者懷緬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章;不論是素昧平生的先輩長輩,還是一同歷經政治運動的故友,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是一段真實的人生。作者感慨,或許知識分子都是這樣,眾人還在夢中時,他們都是最先清醒過來的人,各自義無反顧地走自己的路,命運因而坎坷崎嶇。

作家蕭乾說:「記住,歷史才不會重演。」作者希望新一代都記着這些故人的生死教訓,永遠告別那樣的時代。然而,在謊言無處不在的今日,這些曾發出與時代或當權者不同聲音的知識分子,又能為人帶來多少自省?誠如作者所言,「對於歷史和現實中的問題,我們應該自省的是我們究竟有幾分勇氣面對事實」?
ISBN
978-962-937-442-6
Pub. Date
Jun 1, 2020
Weight
0.8kg
Paperback
402 pages
Dimension
140 x 190 mm
這本書的書名是,《人散後,夜涼如水》。

得自豐子愷先生一幅畫的啟示,他在那畫上題了一句: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一彎新月,恰如簾鈎,窗外天空無涯際。

讓人想起黃仲則那句:事有難言天似海。

難言的是甚麼?人事隱衷,還是天機不可洩漏?

看月。看天。夜深。人散。此刻始覺有涼意。

夜涼沁人,還有那如水一樣難言的愁思。

歷史之愁。鄉土之愁。文化之愁。嘉會不再或知音難覓之愁。

多少次夜闌人散,檢點並陸續記下這些愁思,為了難忘的紀念,遂有這本拉雜的漫筆。

所記之人,都已散去,一去不返,不會重來。

我從 1949 年前後涉足文化圈的邊緣,這裏所記印象大抵是長輩的背影。其中如反對文革的烈士陸蘭秀,五四學人俞平伯、楊振聲、馮友蘭全都未曾謀面,如巴金、胡風、聶紺弩、鄧拓等也都只有一兩面之緣。於他們的學問怕還是躑躅門外。 但切身感到他們生時都似一盆火,縱然去後猶有餘溫,夜色中畢竟也難掩涼意襲人了。

更不要說魯迅先生,余生也晚,比他的海嬰還小幾歲,但他的音容一直活在我從少年時至今的生命中,在逆境裏是魯迅的精神支撐我免於崩潰,免於消沉。這就是我把對他的憶念和理解冠於卷首的緣故。

2017 年 4 月 7 日

【2018年9月5日點定附言】這一本感舊話舊之書,非一時所作,下筆時更沒有總體設計,長短不齊,體例不一。所寫雖盡是故去的人,有的是在人去後的追思,有的則是在其生前現場的相互呼應與支持。今匯輯成書,彷彿劫後遺民說前朝故事,只希望略存先行者的腳印,不使「(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則幸甚。

魯 迅(1881–1936)

黃秋耘(1918–2001)

聶紺弩(1903–1986)

俞平伯(1900–1990)

何其芳(1912–1977)

鄧 拓(1912–1966)

楊憲益(1915–2009)

秦兆陽(1916–1994)

顧 準(1915–1974)

汪曾祺(1920–1997)

張若名(1902–1958)

馮友蘭(1895–1990)

孫越生(1925–1997)

吳祖光(1917–2003)

新鳳霞(1927–1998)

蕭 乾(1910–1999)

韋君宜(1917–2002)

方 成(1918–2018)

何濟翔(1905–2002)

陸蘭秀(1917–1970)

阿 壟(1907–1967)

艾 青(1910–1996)

光未然(1913–2002)

沈從文(1902–1988)

公 劉(1927–2003)

巴 金(1904–2005)

常 風(1910–2002)

嚴 辰(1914–2003)

梅 益(1913–2003)

牧 惠(1928–2004)

綠 原(1922–2009)

嚴文井(1915–2005)

胡 風(1902–1985)

周思聰(1939–1996)

蔡其矯(1918–2007)

李慎之(1923–2003)

周有光(1906–2017)

林斤瀾(1923–2009)

冰 心(1900–1999)

牛 漢(1922–2013)

羅 孚(1921–2014)

孫靜軒(1930–2003)

舒 展(1931–2012)

楊再玲(1942–2013)

周定一(1913–2013)

路 翎(1923–1994)

曾彥修(1919–2015)

吳伯簫(1906–1982)

丁 聰(1916–2009)

楊振聲(1891–1956)

邵燕祥,1933年生於北平,抗戰勝利後參加中共領導的學潮,1949年夏進入北平新華廣播電台,1951年出版處女詩集《歌唱北京城》。1979年後,改在詩刊社任職。1957年前和1980年後,共有詩文集百部問世,其中包括人生實錄《沉船》、《人生敗筆》、《找靈魂》、《別了,毛澤東》、《一個戴灰帽子的人、《一九四九:北平故人》等,更為知識界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