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曾奕鋆在對新合成的實驗樣品做測試。 受訪者供圖
◆曾子雋與CHAMP顯微鏡。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研究生物和機械工程 參與初創公司促技術轉化

創新科技除可推動提升人民生活質素,更可幫助社會在遇上包括新冠疫情等突發事件時作更好應對,貢獻人類福祉。近年,創科成為香港重要的發展新動力,單是本屆特區政府已大力投資逾1,300億元,「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至新田科技城等亦陸續上馬,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帶來的龐大機遇,為本港、內地以至世界各地年輕人提供大量學習、交流及創業機會,吸引並鼓勵他們投身創科,貢獻社會。

在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香港文匯報訪問了3名與特區同齡、來自本港和內地的科研新銳。他們各自在生物和機械工程領域努力開展其博士研究項目,更參與成立初創公司促進技術轉化,希望在國家科創發展大勢下奉獻自身所學所得,造福社群。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張威:受「蟻鉗」啟發 展仿生機器人研究之路

「困難是常有的,沒有困難就不叫科研了。」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一年級生張威,一直以這種勇於挑戰的態度來看待科研。同屬「97一代」的他可算是一名「蟻癡」,受到獵鐮猛蟻頭上「剛柔並濟」的夾鉗啟發,開展其仿生機器人研究之路。過程中,他經歷了多番折騰,包括曾經被螞蟻螫到食指,結果腫脹一星期都無法用指紋解鎖,又花一整天時間等待以捕捉螞蟻用夾鉗夾起蟻卵的一刻,非常考驗耐心和精神,「但是能為研究提供新材料,都是非常值得和有滿足感!」

來自安徽的張威從小就對科學感興趣。他本科在西北工業大學主修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後再於中山大學完成碩士。有意深造研究的他,受香港大學科研發展迅速且世界排名高吸引,遂在導師推薦下來港攻讀博士,並與同學一同創辦科技初創企業。

張威目前主力研發軟體仿生機器人,「機器人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剛性機器雖然易於控制,但做不到更多細緻的動作和功能。」因此,他轉向自然生物借鑑,理解牠們的運作機制,以設計出更高性能的機器人。

與蟻打交道 手指滿傷痕

這個理念源於他一次的「一時興起」。一日,他正餵飼在研究的獵鐮猛蟻,同學突然送他一隻白額高腳蛛,他就讓兩隻昆蟲「單挑」,本以為體型懸殊的小螞蟻是弱方,怎知卻是蜘蛛慘敗,連一條腿都被螞蟻用夾鉗扯斷了。其後,他發現螞蟻同一對夾鉗又能精準地搬卵,啟發了他對仿生機器人研究的方向。

張威關於螞蟻夾鉗實現多功能夾持的3篇論文,成功於老牌昆蟲生理學期刊發表,更是目前僅有3篇關於獵鐮猛蟻夾鉗行為研究的文章,「這讓我十分自豪。」

為了仿生機器人的研究,張威經常與螞蟻等昆蟲打交道,探究牠們的行為,並笑說:「螞蟻很兇惡,有時難免會被螫一下。」他的手指可說「傷痕纍纍」,包括曾因蟻螫腫脹一星期指紋亦扭曲,也曾被蟈蟈咬住手指半分鐘至出血,算是些有趣但難忘的教訓,但他仍抱持研究初心等閒視之,「科研就是在探索新事物,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所以常常需要摸着石頭過河,就算摔倒掉到河裏都是很常見的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曾奕鋆:恩師鼓勵放膽試 研高效「心外膜補片」

「其實剛開始時,我並未感受到科研的魅力,覺得做研究好悶,只是把幾種材料或實驗條件變化組合,然後得到一個百分比上的差異。」在香港城市大學修讀機械工程學系博士、來自福建的曾奕鋆一度覺得科研「枯燥且無用」,直至遇上恩師、城大工學院副院長及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王鑽開。在一次講座上,王鑽開呈現了自身精彩的科研歷程,更帶出科研與人類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這啟發並鼓勵了曾奕鋆大膽一試踏進科研之路,希望藉此為人類福祉作貢獻,同時也向社會講好自己的科研故事,更好地將科研成果應用和實踐。

97年出生的曾奕鋆自小喜歡理科,本科在英國諾定咸大學主修工程力學,後到香港科技大學修讀智能建築理學碩士,但始終未有投身科研的打算。出現180度轉變,源於他被現時導師王鑽開的一次精彩講座所吸引,「發現原來科研也可以如此生動和有用。」他將講座的錄影看了4遍,最終鼓起勇氣申請並成功獲得王鑽開指導修讀博士,開展了他的科研之路。

主力研究傳熱相關領域的曾奕鋆,今年獲得城大「HK Tech 300」10萬元的種子基金資助,成立初創公司「微心醫療」,聯同來自生物醫藥、柔性電子和機械力學等範疇的同學,一起研發醫療器械「多功能心外膜補片」。他解釋該項目的構思時表示,中國每年新增十多萬心臟衰竭患者,而且死亡率逾五成,但目前如心臟移植和心臟支架等解決方案都是比較高風險和困難的,所以希望將「補片」做到比市面上其他產品的性能更好且成本更低,可透過微創手術方法植入心臟表面去修復傷口,為龐大的患者群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選擇。

寄語新秀懷自信撐過任何困難

「科研的道路幾乎每個小時都有困難,但就是撞一次板長一次經驗。」曾奕鋆坦言,研究路上困難重重,但所幸前輩和同學都樂意分享和探討方法去解決困難。他寄語有志投身科研的新秀,最重要是培養和建立一種「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的自信,就有望撐過去。

他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指出科研成果質素和講好科研故事都同樣重要,要為高質素的科研成果向大眾及投資者搭建好「梯子」,以大家都能理解明白的語言及方式溝通,促進合作,為社會帶來切實的啟發或效率提升,「否則只會孤芳自賞,與人們的生活沒有關聯。」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曾子雋:科研業務「雙發展」 盼推進癌症治療效率

生於1997年的曾子雋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博士一年級生。他從小就對科學有濃厚興趣,高中時選修「理科鐵三角」(物理、化學、生物)並入讀港科大化學系。在取得港科大(廣州)的生物工程哲學碩士學位後,他在港科大攻讀博士。年紀輕輕的他,致力探索醫療檢測研究的轉化應用,更擔任了一間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在個人科研項目和公司業務「雙線發展」,爭取在創科浪潮中佔一席位。

「我很希望能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和困難,從而幫助到患者。」談到從化學轉到生物工程研究,曾子雋說,基礎科學知識在市場上較難有直接應用對口,所以選擇了生物工程領域,並以光聲成像技術作為博士研究主題。

他分享道,目前醫療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檢查(CT)和磁力共振(MRI)需求很大,但成本昂貴,儀器龐大佔地多,成像時間長,而為患者注射的顯影劑也存在安全隱患,因為其含有重金屬成分如釓,可能會殘留在患者體內,或使腎功能不良患者引起併發症,故他一直希望研發出安全、高效、方便和易用的成像技術,例如以蛋白質和葉綠素製造較為自然的顯影劑,特別想應用到非入侵性癌症治療等方面,「想做到像照超聲波般簡單。」

本着以科研專業知識幫助解決醫療問題的理念,曾子雋加入了其博士導師、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子維的初創團隊,並成為醫療及生物科技初創公司PhoMedics的聯合創始人,負責業務發展。

他介紹,該公司主力研發「計算高通量自發熒光顯微鏡(CHAMP)」技術,用於手術時檢測癌細胞,供病理學家及醫生分析評估患者體內是否仍存在癌細胞,減少二次手術的機會,而需時亦由一星期大幅縮減至3分鐘。他們希望能夠達至快速、準確、方便及易用,從技術上推進癌症治療效率。

縱有挫折都要持守初衷

曾子雋形容,探索科研的過程漫長而孤獨,外人不容易明白,更坦言過去曾多次因實驗失敗而否定自己,難以排解下更要借酒消愁。但即使遇到挫敗,幸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漸漸醒悟無人是完美,縱有挫折也是無可避免,應該要學懂放鬆,「不要把自己push得太緊。」他強調,不論從事科研或是其他事業都要持守初衷,緊記自己的興趣和熱誠,這樣即使遇上挫折也能夠堅持下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