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城大揚威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囊括22奬 連續兩年為全港大學之冠

By on April 1, 2022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人員於2022年網上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成就斐然,囊括22個獎項,連續第二年為全港大學之冠。城大獲得的獎項包括:一項評審團嘉許金獎、六項金獎、13項銀獎和兩項銅獎,充分展示城大的卓越研究成果。

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對城大團隊再獲殊榮感到欣喜。他說:「城大推動知識轉移、教研合一,與國際一流大學看齊。我們的世界級研究人員將傑出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回饋社會。」

事實上,城大教研團隊亦屢獲國際肯定,例如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公佈的排名指標,逾170位論文被高度引用的城大教授,被列為全球排名前2%頂尖科學家,所佔大學教研人數比例之高,在亞洲大學中名列首三位。另外,在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公佈全球頂尖100所獲頒最多美國專利的大學中,城大在2020年位列第51位,連續五年排名冠絕本地大學。

城大校長郭位教授於去年3月宣佈,推岀5億港元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

城大校長郭位教授於去年3月宣佈,推岀5億港元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

城大亦積極帶領初創發展,去年3月宣佈斥資港幣五億元推行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協助城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和社會人士運用城大知識產權,在三年內成立300家初創企業,投入的資金及計劃規模,均是亞洲區內大學之首。今次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的城大隊伍中,其中六隊更是來自HK Tech 300的初創公司,以及三隊是獲城大「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的初創企業。

城大亦於7月推出「HK TECH老虎班」,讓追求卓越的學生發展潛能。晉身「HK TECH老虎班」的傑出學生將可修讀世界頂尖STEM教授的課程,在世界級學者的指導下從事開創性研究,成為未來科創領袖。

於今屆發明展裡,獲得評審團嘉許金獎之一的,是由機械工程學系及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及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Steven Wang博士研發的「高功率霧水發電機」。研究團隊已組成初創公司,並已獲HK Tech 300的種子基金支持,把有關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另外六項獲得金獎的項目,包括了能源與環保科技、疾病診斷技術與新藥研發、超級新材料,以及用於元宇宙的可穿戴設備等發明成果。

城大積極在各方面推動創新創意。去年大學推出郭位校長填詞的原創校歌「學研出塵」,今年推出校歌第二章「科創入世」,歌詞提及「大學之道 教研合一」,傳達大學致力推動教育為本、創新貢獻社會的決心。

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候選人淩晨小姐(前左)早前在城大一項初創活動上,向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前中)、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前右)等嘉賓介紹她和團隊的「高功率霧水發電機」。

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候選人淩晨小姐(前左)早前在城大一項初創活動上,向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前中)、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前右)等嘉賓介紹她和團隊的「高功率霧水發電機」。

城大於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奬一覽

類別發明者項目名稱 項目簡介
評審團嘉許金獎機械工程學系及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Steven Wang博士、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凌晨、姚曉雪、王洪波 「高功率霧水發電機」研究團隊已組成初創公司,並已獲城大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支持,把有關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

研究團隊開發了全球首個綠色集霧發電機,可從濕空氣中取得能量及淡水。系統具有新型高功率密度的水滴發電機,並結合受自然啟發的超疏水集霧網,其新穎技術能夠每天每平方米收集約250公升的水,並生產高紀錄的300 V電力。該個同時具備發電機及集霧器的系統,能夠提供一個可持續、穩定、低成本及便攜方式的環保發電方案。
金獎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曹之胤博士及博士生劉賽 「用於室內熱管理及建築物節能的智能熱響應窗」 這種新型智能窗可根據外間溫度自行調節太陽能透射率。智能窗在天氣寒冷時是透明的,可讓太陽輻射穿透以溫暖房間;而在天氣炎熱時是不透明的,阻擋太陽輻射以防止過熱。這項發明可促進節能及可持續建築的發展。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立代博士及博士畢業生劉超博士 「用作早期癌症診斷及篩查的低成本、多對比及多功能光學解析度光聲顯微鏡」 這個新研發的系統有三個主要創新:先進的多光譜光源、實時成像速度和有效的腫瘤特異性多功能多形態圖像分析方法,可用於早期癌症診斷及篩查。此外,新系統亦可應用於紀錄超快的神經元活動、與腦部相關病理分析的多功能血液動力成像,以及監察治療期間的長期藥物釋放過程。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于欣格博士_DSC7407 - 複製「元宇宙的虛擬現實觸感電子皮膚」 這種可靈活自由地作日常穿戴的無線電子皮膚,可讓使用者超越視覺和聽覺,通過觸覺而豐富了虛擬現實與擴增現實(VR/AR)的體驗。使用者不但可在元宇宙得到觸覺反應,亦可在視像通話時感受到家人或朋友的接觸。此外,穿戴這種電子皮膚後,義肢使用者可重新得到觸摸的感覺。
小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城大生物醫學系前副教授黃林峰博士 「適用於任何物種的生物製造及定製RNAi文庫」 該公司是獲得城大轄下「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的其中一家初創企業。
細菌細胞用於生產高效的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文庫,可以涵蓋任何物種的整個基因組。這種方法有助於發現基於核糖核酸(RNA)的精準藥物,並且節省成本及環保,可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有望顯著促進RNAi療法的發展。
機械工程學系及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 Photo_03「結構熱裝甲」該熱裝甲可緊貼在不同形狀的受質表面,令溫度達1,200°C 以上的表面降溫,能夠在數秒至數十秒內快速及可控地令溫度下降逾1,000°C。通過有效的液體冷卻,避免超高溫的電子器材過熱危機,將超高溫環境下高效液體冷卻的不可能轉化為可能。
神經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Gajendra Kumar博士與該系副教授馬智謙博士「用於藥物篩選的人工智能藥物:腦電圖平台」該項目由HK Tech 300其中一家資助成立的初創企業—安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該平台旨在促進有關藥物開發的臨床驗證,包括利用小鼠疾病模型的臨床前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此科技能用於監測藥物所導致的不良反應及毒性,大幅縮短藥物開發所需的時間及資金,並可用於個人化疾病預測。
銀獎創意媒體學院傅紅波教授 「DeepFaceDrawing:基於草圖深度生成人臉圖像」
能源及環境學院梁國熙教授 「納米光催化海洋防污/防腐漆(Nano-MA2P)」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徐臣杰博士 _DSC0044「適用於經皮和皮內遞送細胞的冷凍微針」研究團隊已組成初創公司,並已獲HK Tech 300支持,把有關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和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胡金蓮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生蘇宇沛 _DSC1574「超韌仿生蜘蛛絲」該項目由HK Tech 300其中一家初創企業—S3Tough有限公司開發。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和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胡金蓮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後郭春霞博士和司一帆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石朔「吉娜思靜電紡絲納米纖維面膜」
生物醫學系副教授姚希博士 「機器學習輔助的多功能抗菌塗層研發」 項目由城大轄下「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的初創企業—邁迪生物科技研發。
化學系副教授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高志釗博士 「簡單化學修飾法生產親油防水的材料」
化學系副教授黃駿弦博士 「RUNPY:快速可靠、方便易用並能確保食水安全的亞硝酸鹽檢測工具」
電腦科學系陳萬師教授 「多重攝影機自動廣域人群監察系統」
電機工程學系黃俊康教授(數據工程)嚴洪教授及博士生范歆琦 「人工智能為本的檢測口罩技術以協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支春義教授及博士生陳澤 「高安全柔性電池及其應用」
數學系助理教授羅永昌博士研發,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賴偉超博士、和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周愛華博士支持 「智能穿戴設備以幫助視障人士和長者更自由探索世界」 此項目由城大轄下「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的初創企業—領航智能有限公司研發。
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Steven Wang博士 「新冠患者病房的快速通風密封系統」此項目由HK Tech 300資助成立的初創企業—SBC Group開發。
銅獎創意媒體學院兼電腦科學系副教授朱克寧博士 「在低成本VR頭戴式顯示器表面實現基於手勢互動的方法」
化學系副教授林潤華博士及研究助理郭舒軒先生 「BING:提取自魚血的抗菌化合物」 此項目由HK Tech 300初創企業—Peptide Adventure公司研發。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