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ongratulations to Prof. YANG Yong for being admitted as a 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FIAAM).
02 July 2022 (Saturday)
Dr. Dangyuan Lei’s paper selected as one of the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LSA) Outstanding Papers in 2021
17 June 2022 (Friday)
Professor Yong YANG discovered Super-elastic High-Entropy was featured in Nature Professor Yang LU addressed a commentary on designing tough metamaterials was featured in Nature Materials
01 May 2022 (Sunday)
Breakthrough discoveries on Super-elastic High-Entropy Elinvar Alloy by a young scientist from HKIAS Materials Cluster, Professor Yong YANG, was featured in Nature. Professor Yang LU, also from HKIAS Materials Cluster, addressed a commentary view on frame
10 February 2022 (Thursday)
Super-elastic High-Entropy Elinvar Alloy Discovered with Potential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10 February 2022 (Thursday)
Congratulations to Professor Hua Zhang on receiving the President’s Award 2021
24 January 2022 (Monday)
香港城大舉辦2021先進結構設計與製造學術研討會,引領材料領域研究新趨勢
28 December 2021 (Tuesday)
香港城大于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囊括金银铜五个奖项
10 to 12 December 2021

全国发明展和国际发明展是国内唯一的以发明创新为主题的大型科技展会,是发明成果展示、创新项目推介、技术贸易交流的重大平台。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协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于12月10-12日在广东佛山举办。

是届展会以“发明创新,自立自强”为主题,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特设高等院校发明创新成果、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国防知识产权、节能环保、全国职工发明创新成果、青少年发明创新、大健康及非遗成果、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专题展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800多家企业、2300多个发明创新项目参展。在一众主题展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展示专区是全国/国际发明展一大特色,该展区共划分9+2城市共11个展团,参展单位共 226家,参展项目共 415项,通过把大湾区各城市最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发明创新成果做一个集中展示,促进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发展。

作为37个香港展团之一,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共有六项发明参展,涵盖新材料、结构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结构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并取得佳绩,五项发明勇夺展会金、银、铜奖,当中香港城大机械工程学讲座教授吕坚教授团队更囊括金银铜奖:“由结构形态转换实现的水下剖面水质监测系统”夺得金奖、“质优价廉的多功能快检仪”获颁银奖、“4D打印陶瓷及其在3C产品中的应用”则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兼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胡金莲教授团队的“具有不对称浸润性的单向项保湿纳米纤维面膜基布及其制备”、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于欣格博士团队的“用于连续汗液检测的NFC微电子超薄、柔性的汗液激发电池”一同获得铜奖。

获得金奖的“由结构形态转换实现的水下剖面水质监测系统”项目来自香港城大机械工程学讲座教授吕坚教授及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何小桥教授团队,该发明核心部件源自发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加工和结构制备技术,利用由表面纳米化技术开发的具有较高承载力且可以设计形态的表面纳米化多稳态板壳制备。通过多稳态板壳的可控变形获取水下设备体积及水下浮力的调整,实现高效的水下剖面沉降上浮运动,搭载商用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实现水下剖面水质监测。由于只需要有限能量激发多稳态板壳的弹性形态转换,提供沉降或上浮所需的驱动力,设备在整个垂直运动过程中并无能量消耗(除了传感器采集水质信息),这种高效垂直运动适用于周期性的剖面水质监测。该发明设备体积较小,个人单手即可布置,回收方便,工作周期长,加上采用商用材料,成本較低,在水下剖面水质监测、近海岸生态环境科考、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相关技术已取得中国和美国授权发明专利。

由吕坚教授及机械工程学系兼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李杨杨博士领导的“质优价廉的多功能快检仪”则夺得银奖。项目针对商业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传感器昂贵且不稳定的缺点,研发了新型便携式 SERS 探针,该探针具有增强效果好、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 操作简单等特点,可通过易操作的电化学刻蚀方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具有其他商业探针不具备的插入式功能,可以直接获取待测产品中丰富的光谱信息,且可以根据光谱信息分析水产鱼类的营养成分、肉制品有否变质、日用化妆品的真假、食物中有否添加剂等。团队制备的SERS探针的灵敏度比市面商用SERS探针高100倍,其成本却低10倍,而简捷的制造工艺亦可轻松满足大量的应用需求。为了让技术普及化,团队批量制备了与新型探针相匹配的样品台,组成了一套适用于零基础家庭用户的快检仪。

获得铜奖的“4D打印陶瓷及其在3C产品中的应用”同样由吕坚教授领导,作为全球首套4D打印陶瓷技术,该技术结合了3D打印技术、自变形组装和弹性体衍生陶瓷,在陶瓷结构的形状复杂程度、打印精度/速度/幅度、力学/热学/光学性能、制造成本和适应复杂环境能力上取得了突破,为陶瓷结构的应用开辟了新的一页,并可推广至玻璃,金属,钻石,复合材料等高温材料系统中,开辟了实现复杂形状的难熔材料的新工艺,该技术有望广泛应用在3C电子产品、航空发动机、生物医疗、太空探索、防弹军事装备、高温微机电系统、首饰和艺术装饰品、文物研究和修复等领域中。该项目已获授权四项美国专利,相关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并被New Scientist(2018年8月17日)、《人民日报》(2018年8月19日头版,以及21日海外版)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广泛报导。该技术成绩斐然,曾获得2019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银奖和2019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优秀产品奖”等多项国际殊荣,同时取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科学技术评价报告和评价证书,4D打印陶瓷样件更被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官方收藏。

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科院院士及社会活动家包括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国家国务委员宋健、已故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等领导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暨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等当时的学部顾问共134人联合倡议下,中国发明协会在1985年成立,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发明协会共举办了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和10届国际发明展览会,累计展出发明成果近4万项。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recognises distinguished performance
25 November 2021 (Thursday)
HKIAS Rising Star Lecture - Materials Science
09 November 2021 (Tue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