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個案輔導(社工篇)

反應型攻擊者

疑似跌倒相片

一班同學在小息時看之前旅行的相片,談笑之間引起了阿偉的注意。到打過上課鐘聲之後,同學放輕了聲音又四處張望,阿偉禁不住怒火就以粗暴的行為對待同學,同學都感到莫明其妙。

阿偉的考慮和行動
認知
  • 收取外界的訊息不全面: 反應型攻擊者只專注於某一方面的官能去接收外界資訊,所以未能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情況,阿偉就是只看到同學細聲講大聲笑的情況,而聽不到已經打了上堂鐘聲
  • 認知扭曲: 反應型攻擊者會把收到訊息扭曲,不能理解別人的本意,而解讀為負面及危險的意義。阿偉就扭曲了同學的動作,同學只是在分享旅行的快樂記憶的原意
  • 敵意歸因: 阿偉認為同學的說笑是對自己的一個威脅,認為他們行動除了取笑自己以外,還會煽動全班的同學取笑自己,把全部人都看成自己有惡意
  • 解難能力偏弱: 認為別人對自己有惡意,阿偉只有一個應付方法,就是本能地發洩出憤怒的情緒,不懂得以其他方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情緒
  • 衝動: 未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發脾氣
  • 情緒激動,容易失控: 不理有其他同學在場都作出攻擊性行為,不能控制怒火
行為
  • 對任何事物都有攻擊性: 對同學及桌椅動手動腳
  • 固執: 堅持要同學答允刪除照片及認定同學對自己有惡意
社交
  • 欠缺社交及溝通能力: 不懂得向同學表達自己的懷疑與感受,令別人感到不解
  • 社交上孤立和被排斥: 因預計不了阿偉的行動和看法,同學都不敢和阿偉相處,阿偉會被排斥在朋輩之間

評估(了解行為背後想得到的利益及非理性想法)

  • 從學生對事件的理解,斷定哪一種感官較弱
  • 了解學生理解別人的意圖、敵意歸因的情況,評估學生的非理性想法

社工於處理反應型攻擊者時的評估重點首先著重於他們的感官方面。從阿偉自己覆述事件的經過,與社工從其他途徑得知的客觀情況作比對,可以了解到阿偉側重了視覺感官,而聽覺及其他方面則較弱,在日後的訓練中可以加以增強。而了解阿偉激動情緒背後的想法時,則發現他在沒有證據証明時就一概而論,認為每個同學都意圖對自己不利,而他則要常常提防這令他感到不安的事,都是敵意歸因的情況。根據這些評估,日後的拆解就有了方向。

拆解(找尋想法的證據及其他可能性,讓學生以新角度了解事件)

  • 讓學生檢視收取訊息的盲點,發掘其他可能性
  • 讓學生明白想法陷阱如何引致激動情緒,改變其想法

在了解學生感官弱點後,社工可以和學生一起回顧發生過的事情的細節,加以提問,讓學生反思當中忽略了的地方,進而聯想出更多的可能性,成為對事情新的看法。當中,也要讓學生明白這種負面偏激的想法會為自己帶來壞處,如激動的情緒、老師的責罰等,令學生感到有需要作出轉變。

同時運用三問法,打擊學生對其想法的堅持。發現原來舊的想法沒有證據証明,對自己和他人又有壞處,更有其他的可能性的時候,就可以引領學生放棄舊的想法,建立新的想法去取代之。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