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画理念

背景

过去有关校园欺凌的介入方法普遍基于单一模型理论,以欺凌者和受害者为主要介入对象。然而,却仍然未有可以针对两种不同类型攻击者及两种不同类型受害者的介入方法。「有教无『戾』-校园欺『零』计画」 (Project C.A.R.E.: Project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t Risk Education) 基于Dodge和Coie在1987年提出双模型理论,并透过学童个人层面、学校教师、同辈及家长作出量性及质性的评估,以辨识及筛选适合参与治疗小组的潜在操控型攻击者、反应型攻击者、攻击型受害者或退缩型受害者的学童。以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CBT)作为治疗小组的理念架构,设计及推行十节活动,分别为两种攻击者及两种受害者进行小组治疗,藉此减少攻击者的攻击行为及失控情绪,提升受害者的自我形象及社交能力。

我们会以小组形式在校内课堂时间进行辅导。 文献指出,以小组形式来减少学童的攻击行为,提升被欺凌学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巧的成效,均较个别的心理辅导及家庭治疗法更为显著 (Glancy & Saini, 2005)。 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能让参与者彼此分享以往的经验及产生共鸣感,藉此汲取不同组员的看法和意见,进行反思,重新选择,达至成长。

为了预防标签效应 (Labeling Effect),本计画在各校内宣传时,会以领袖及思想训练带出正面积极的形象,各组员能以积极正面的形象来参与小组活动。 而早在学期开始时,老师务必出席由计画所提供的工作坊,让全体老师了解本计画的内容及施行详情,确保老师不会卷标参与小组的学童,并正面地鼓励组员参与。

不论攻击者或受害者小组,所有组员必须经过严谨的评估及筛选,达到临床指针的学童才会被挑选进入小组。 每个小组只有8位组员,由两名社工带领。8位组员中的其中1位,会刻意选取不符合临床指针的学童,相反,他必须具有积极正面思想,及拥有良好社交技能,在减退卷标效应的同时,他能在小组中带出积极正面的思想和给予回馈,让小组的互动更具治疗果效 (Kazdin, 1995; Lochman & Larson, 2002)。

回頂端

认知行为治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过去的研究报告发现,以认知行为治疗法作为攻击者及受害者小组内容的理念架构,远较其他治疗法,如心理动力、行为取向和认知理论等等,成效更为显著 (Kazdin, 1987, 1995; Lochman, 1990; Lochman & Wells, 1996; McMahon & Wells, 1989; Southam-Gerow & Kendall, 2000)。 还有,笔者在过去数年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法来设计小组内容,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十分奏效 (冯、黄、黄,2004; Fung, 2006; Fung, 2007; Fung & Tsang, 2006; Fung & Tsang, 2007; Fung, Wong & Chak, 2007)。 因此,本计画的治疗小组内容均以认知行为治疗法为主干。

远古时的希腊,斯多噶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 (Epictetus) 曾提出: 「人不是受事情所困扰,而是受到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不过,直到二十世纪中,西方心理学家才有系统地把这哲学思想运用在心理治疗。 其中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是「认知行为治疗法」的鼻祖。

艾利斯认为,人天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懂得透过思考及自我对话 (Self-talking) 去评估 (Self-evaluate) 所面对的处境,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自我支持 (Self-sustain)。 因此人是可以拥有理性的想法,再活出一个合情理和快乐的人生。 相反,当人怀有「非理性想法」 (Irrational Beliefs) 时,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和行为的出现。 过往也有不少研究学者将之应用于治疗青少年攻击行为计画中 (Guerra, Huesmann, Tolan, Van Acker, & Eron, 1995; Huesmann & Guerra, 1997; Lochman & Dodge, 1994; Quiggle, Garber, Panak, & Dodge, 1992; Rabiner, Lenhart, & Lochman, 1990)。

从ABC模型中可了解学童攻击行为背后的认知过程:

当事件 (A)发生,受到想法 (B)影响,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C),包括行为反应及情绪反应;Ellis, 1977)。 当学童持有的非理性想法 (Irrational Belief) 会引致负面的结果。 以下就操控型攻击者及攻击型受害者的非理性想法和负面结果举例,并加以说明(有关操控型攻击者及攻击型受害者的介绍请参阅攻击者类型-操控型攻击者受害者类型-攻击型受害者)。

事件 (A): 小息时和同学玩排球,同学把球扔中我的面部

持有理性想法的学童
想法 (B): 「可能是他一时大意,他不是有心的!」
结果 (C): 没有什么大不了,把球拾起,继续玩耍

操控型攻击者的非理性想法
想法 (B): 「我一定让别人知道,我是有实力的!」
结果 (C): 用力在把球扔向那同学,并且向那同学索取医药费

攻击型受害者的非理性想法
想法 (B): 那么多同学,为甚么选择扔我! 是他的错,我一定要以牙还牙,让他知道他做错了。 」
结果 (C): 深深不忿的注视那同学,然后把球扔向他

从以上例子可见,想法直接影响情绪及行为结果的发生,由于攻击者及受害者的认知结构上出现了扭曲,其非理性想法会带来偏差行为和负面的情绪。

艾利斯 (1977)的研究得出,人们有十二种非理性想法的倾向,它们会令人的想法出现偏差,产生情绪的困扰,以及出现负面行为。 以下是该十二种想法:

  1. 人是极度需要被重视的人去爱和赞许。
  2. 做坏事和思想不正当的人,应该受到严重的指责。
  3. 当事情不如自己所愿时,就是最惨和最可怕的情况。
  4. 人的不幸是外在的人和事件所引起的,自己没能力去改变。
  5. 人应该为危险或可怕的事而十分不安,经常记挂心头。
  6. 逃避困难和责任总比要面对它们好。
  7. 人绝对需要倚靠比自己强的人。
  8. 每个人都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智能和成就,才算有价值。
  9. 过去发生的事并不会磨灭,反而会一直影响着现在及将来的情况。
  10. 对于身边的事物,人是要有完美的控制。
  11. 人要被动和顺从惯性才可得到快乐。
  12. 别人的事情往往会为自己带来困扰,人们无法控制及处理困扰自己的情绪。
以上非理性想法连系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不能达到,他们就会质疑自己的价值,情绪上受困扰,还会作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于小组中,工作员会教授Ellis的十二种非理性想法,让组员能透过ABC的概念,了解自己行为及情绪背后的非理性想法。

回顶端

拆解非理性想法

协助攻击者和受害者拆解非理性想法的步骤如下:
  • 透过情境案例来让组员了解自我的非理性思想
  • 探讨其非理性想法的由来及对他们不同的影响,例如健康方面、情绪方面、社交方面等等
  • 拆解 (Dispute)非理性想法中的偏差论据,过程包括辨识 (Detect)、辨别 (Discriminate) 及拆解 (Debate)
  • 拉阔组员思想领域并建立理性思想
  • 尝试于日常生活中应用理性想法及正面行为,意识其情绪及行为上与以往不同之处
本计画透过小组辅导,协助攻击者和受害者拆解非理性想法,并建立新的理性想法,以减少攻击者及的攻击行为,及加强受害者的自表和情绪管理能力,减少被欺凌的情况。

回顶端

© 2014 香港城市大学 有教無「戾」校园欺「零」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