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mour of Cantonese Opera

粵劇多一點

神功戲

「神功」是指為神做功德,包括節日、神誕、打醮、平日的燒香拜神及修建祭壇或廟宇等,不單包括演戲 。一個社群籌辦戲曲演出,作為慶祝神誕或配合打醮等神功活動,藉以「娛人娛神」及「神人共樂」,這些演出便可稱之為「神功戲」。據研究,香港大部分的粵劇都屬於神功戲,而「神功戲」的籌辦性質,則大致可分為神誕慶典、盂蘭節打醮、太平清醮、廟宇開光及傳統節日慶典幾大類。 專門研究粵劇的陳守仁教授指出,神功戲和在戲院的演出在香港的粵劇藝壇並駕齊駒,這是香港粵劇發展的獨特之處。雖然在1990年代,神功粵劇的總演出率已從1980年代的三分之二減至五分之二,但粵劇界普遍不存在重戲院演出而輕神功演出的態度。事實上,大部分資深的粵劇演員,如阮兆輝、文千歲、尤聲普、陳好逑、林錦棠、梅雪詩、羅家英及汪明荃等,大部分仍活躍於戲院及神功戲棚內的演出。由於粵劇界對神功戲的重視,很多傳統粵劇的風格、特徵和習俗,都得以較完整地保留下來。

粵劇和香港電影

在1940 至1950時代,不少粵劇戲寶被搬上大銀幕,製作成粵劇電影。及至近十至二十年,更有不少香港電影以有關粵劇劇壇的種種為題材,透過電影,讓觀眾更明白粵劇與香港本木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以下我們將介紹兩齣以粵劇為背景而又燴炙人口的香港電影︰〈虎度門〉和〈南海十三郎〉。

《虎度門》

《虎度門》於1996年上映,由舒琪執導。「虎度門」是粵劇的術語,意指演員出場前的台口,一出虎度門,演員便要忘記本我,完全投入角色。全片以粵劇名伶冷劍心的遭遇為骨幹,更有論及粵劇劇壇面對的種種挑戰,例如推行粵劇改革時所遇到的困難等等。全劇編排屢見匠心,故事性强,亦能加深觀眾對粵劇的認識。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亦是於1996年上映,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全劇以南海十三郎的一生為藍本,背景為二、三十年代省港兩地的粵劇藝壇,觀眾可從中了解到粵劇的歷史以及在粵劇戲班中的習性傳承。南海十三郎本名江譽鏐,廣東南海縣人,是三十年代著名的年青編劇家。他是太史江孔殷的十三子,故藝名「南海十三郎」,曾効力 覺先聲劇團,為薛覺先寫下不少佳作。電影記載名編劇唐滌生曾拜南海十三郎為師,可是目前並無確實證據。

>更多照片
Index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