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mour of Cantonese Opera

粵劇在香港的發展

十九世紀末,部分粵劇藝人從廣州來港謀生,當時著名的戲園(院)包括昇平戲園,高陞戲園和重慶戲園等。至1920年代,更出現了所謂「省港大班」,即一些較有規模的戲班,大部分活躍於廣州、香港和澳門的戲院。在1930及1940年代,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和馬師曾的「太平劇團」並立藝壇,他們不斷演出傳統粵劇及嶄新劇目,領導了粵劇的劇本、服飾、音樂、舞台美術和演出方式,令粵劇藝術大放異彩。


二次大戰(1939-1945)期間,大批粵劇工作者紛紛移居港澳,粵劇在省、港、澳三地分別各自發展。戰後,本港粵劇一方面在戲院及戲棚演出,另一方面以戲曲電影吸引觀眾。在1950及1960年代,本港粵劇發展迅速,名伶輩出。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成立,積極推動香港粵劇的發展。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香港粵劇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期。至1970年代末,粵劇重新起飛,進入黃金年代。近幾十年,由於演出場地不斷增加,加上觀眾群擴大,香港粵劇發展亦見蓬勃。從1990年代起,香港出現了不少業餘劇團,很多喜愛粵劇的人士,紛紛自組曲社,甚至成立劇團。1995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成立,積極推動粵劇,更資助小型戲曲藝團,又於近年成立「學校戲曲教育計劃」,培養年青一代對粵劇藝術的興趣和欣賞能力,讓這種珍貴的文化傳統,得以薪火相傳,繼續傳承下去。


2009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更多照片
IndexIndex